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龙湖史志
【党史廉洁故事讲你听】赤脚县长余锡渠
  • 2022-11-25 11:41:35
  • 来源:汕头史志
  • 发布机构:汕头市龙湖区地方志办公室
  • 【字体:

  • 赤脚县长余锡渠

      余锡渠,1917年1月23日出生于澄海县莲阳上社永平乡(今莲上镇永新村)一个贫农家庭,20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澄海县县长、中共澄海县委副书记、粤东行政公署农业处副处长、汕头专员公署副专员、中共汕头地委书记处书记。1966年调任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著有《余锡渠戏剧诗歌选》。

      在澄海工作期间,余锡渠是家喻户晓的“赤脚县长”,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深入乡村,足迹遍布每个村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不顾一切深入基层,为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日夜操劳,把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捐赠给群众支持公共福利事业,对自己因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水肿却不管不顾。地委领导送他住院治疗,他却偷偷跑到农村,同群众同甘共苦。1961年12月,余锡渠回到家里,大队干部看见他身体又病又弱,弄来两条鱼给他吃,被他婉言谢绝。他说:“现在正是大灾之后,群众生活很困难,我不能闹特殊呵!”那年春节后,余锡渠在溪南蹲点,有次管水员意外地捕到一条28斤重的大鳗鱼,大家开心极了,商量着要“改善生活”。余锡渠也很高兴:“乌耳鳗煮蒜,好!”接着又补充说:“把它切成五十七块。”大家听了纳闷。他才说:“前几天不是查出有水肿病人57人吗?让公社干部挨家挨户送去,我们就不要留了。”他常说:“一个干部职位的高低,不能说明一个干部的优劣。重要的标准是看你能否领导群众过好日子。”这是他严于律己的标准,也是他关心群众生活、关注民间疾苦的动力。为此,他创造出很多生产渡荒的办法,帮助群众闯过难关。

      余锡渠到行署工作后,仍然保持“赤脚县长”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下乡常常自己踩单车,穿的是布衣,吃的是粗饭。调任农业处副处长后,身上一条水布,脚下一双水陆两用拖鞋就是他的“标配”。当上行署副专员、地委书记处书记时,他还是俭朴过日子。住的房子不大,陈设非常简单,一张睡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橱、一个皮箱。睡的木板床上,只有一张草席、一床薄薄的被子,一顶土改发的单人蚊帐。一次,地委的负责同志到他的住房看望他,发现他的被子单薄,也没有床褥垫,便要给他拿一床棉被来,可余锡渠坚持不肯要。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在家里住得太舒服了,就会不想下乡了。”

      余锡渠艰苦朴素,从来不搞特殊,并要求家属也这样做。新中国成立后,组织考虑到余锡渠在长期的地下斗争和游击战争中,积劳成疾,患有肾脏炎、胃溃疡等慢性病,建议他把家属接到城里来住,生活上有所照顾,可余锡渠却坚持妻子儿女留在农村。他认为家人在村里参加生产劳动,是为国家创造财富,若移居城市闲住,就变成消费者,增加国家和人民的负担。

      每次回家,余锡渠总要帮家里计划一下开支,绝不搞特殊照顾,不给生产队添麻烦。他经常嘱咐妻儿:“你们是干部家属,社员和队干部很容易另眼看待,所以要更加谨慎。队里有困难,我们要走在前头,分东西却要退在后头。”他自己处处为他们树立这样的榜样。1957年初,村里办高级社缺乏资金,他交代将300多元积蓄捐赠到社里;大队发电站发电时,优先为100多户社员装电灯,队里提出余锡渠家可以装两盏。他知道后,断然拒绝:“我们村里有1500多户人家,等大家都有电灯了,再为我家安装吧。干部的生活可不能超过一般群众啊!”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家人不仅以勤俭持家闻名,而且个个热爱劳动,热爱集体。他的妻子被评为“五好”社员;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就让小学还没毕业的大儿子跟着参加农业生产,每月全勤,从不拈轻怕重;女儿从学校回来,也参加辅助劳动,干活总是踏踏实实,后来大哥参军了,她就拿起哥哥的锄头,参加农业劳动。

      就这样,“赤脚县长”余锡渠的工作得到了中央、省、地区各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1963年春,他被中共广东省委评为模范党员,省委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余锡渠同志学习。《南方日报》、《红旗》杂志、《汕头日报》先后刊登了介绍余锡渠模范事迹的文章。他的事迹也影响着一代代的汕头人民,1991年,人们在澄海塔山东侧修建了“思源亭”,永远缅怀人民的好干部,永远记得“赤脚县长”余锡渠。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龙湖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