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代理行业是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区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在市局的指导下发展平稳有序,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业务领域不断扩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但目前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还存在人才资源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加大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力度,提升我区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创新主体的作用,助推龙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知识产权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代理对保障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常运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知识产权代理工作为创新者及时、有效地获得高质量保护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直接参与了发明创造,促进了创新成果的获权和确权,促进了知识产权的创造;在知识产权运用中,知识产权代理在促进专利权的实施、转化、评估、融资以及质押担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技术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取得经济效益的进程提供了专业支持和保障;在知识产权保护中,专利代理师通晓相关法律知识和诉讼规则,具备相关领域专业技术知识,能有效维护权利人自身合法权益,制止他人的侵权行为,应对他人的侵权指控;在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中,依靠专利代理师全面提供各类服务,是形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并使之有效运作的有效方法。
二、提升知识产权代理能力,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行业人才吸引力。研究优化专利代理师职业发展路径,发挥知识产权师职称评审等激励作用,推动行业人才招聘平台建设,满足行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遴选专利代理机构建立高校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高校联合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
(二)加大行业人才培养。研究建立多层次、分类别的行业人才培训体系,形成广覆盖、高质量、可持续的人才培训模式。夯实核心业务基础,组织专利代理师实习培训、执业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培训。积极拓展与司法机关、企业、高校院所的合作,强化跨行业人才交流培养。针对行业新法规新政策及时开展专项轮训工作。
(三)加强高端人才储备。加强诉讼型人才的法律素质培养,与法院系统、律师协会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开展诉讼业务培训和法律素养培训,全面提升诉讼业务水平。开展涉外知识产权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涉外业务能力。
(四)推动行业信息化发展。建立行业信息化交流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代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使用,实现与省、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等的互联互通,让信息化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五)深化行业研究交流。加强对行业发展现状、政策环境的研判分析,开展行业发展研究。紧密跟踪国际国内知识产权动态,积极跟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制定修订进程,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代理业务热点和难点研究,搭建好学术研讨交流平台。
三、优化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更好满足创新主体需要
(一)对接创新主体需求。建立与创新主体的常态化交流机制,拓宽交流渠道。组织行业专家深入创新主体,帮助创新主体解决知识产权难题和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鼓励优质专利代理机构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重点支柱产业和重大项目,提供全链条、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
(二)拓展行业多元化服务。打通知识产权服务全链条,鼓励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多元化知识产权服务,重点提升“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领域服务能力。拓宽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业务领域,探索开展专利导航、投融资、保险、资产评估、仲裁调解等增值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三)开展代理服务评价。以创新主体评价为主要依据,根据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服务类型、能力、质量和效果等,研究建立导向明确、可信度高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分级分类评价标准,探索开展分级分类评价。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质量评价研究,建立知识产权代理质量管理机制,制定知识产权代理质量评价体系。
四、规范知识产权代理执业行为,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一)引导机构规范经营。推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引导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健全内部合规体系,推动机构在决策、执行、监督、分配制度、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规范化运行。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管理经验交流,切实提升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在内部管理、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加大惩戒力度。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及时掌握知识产权代理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线索。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知识产权代理违规行为,加强主动调查。对于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不正当竞争以及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依规进行约谈,给予警告、通报和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完善行业诚信档案,加强诚信结果运用,提高行业诚信自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