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创品牌!龙湖大健康产业2025年营收力争突破250亿元
2022-07-27
南方+
汕头市龙湖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在汕头谋划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大健康”作为重要一环被纳入全市产业发展版图,着力发展具有汕头特色的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热潮之下,尤需增强战略定力,做好系统规划。近日,汕头市龙湖区出台《龙湖区大健康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至2025年要实现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50亿元的目标,打造大健康产业的龙湖品牌。

  谋定后动,当前在龙湖区大健康产业链图谱中,主要包含大健康制造业、销售业和服务业三大板块,2021年龙湖区大健康产业规上、限上企业营业收入149.2亿元,已经形成链条完整的规模产业,并有一批企业产品在全国医药细分行业中具有优势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上下“一盘棋”的全局观念,龙湖区正推动大健康产业提速绘就、成势见效。

图片

  到2025年形成产业规模集聚效应

  早在2015年,龙湖区大健康产业总产值已超百亿,但依旧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集聚效应不明显、缺乏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等问题。然而,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年轻消费主力不断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国家政策支持等因素,都为大健康产业的市场前景带来无限可能,也对行业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站在“新风口”,拥抱新机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龙湖区大健康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服务体系、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高地。

  根据《行动计划》,龙湖区致力于将大健康产业打造成为该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产业营业收入超250亿元,其中制造业80亿元,销售业160亿元,服务业10亿元,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大健康产业集群。

  事实上,产业发展需进一步找准主攻点和突破点,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对此,龙湖区提出要形成若干个大健康优势产业,力争培育发展企业规模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总部1家,营业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5家。

  “做好融合文章”是产业高质跃升的跳板。据介绍,龙湖区将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培育重点企业的竞争力,支持生产型企业做强做大,尤其在生产线改造升级、上市品种规模扩大、重点品种二次开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国际市场拓展、围绕重点企业开展上下游招商、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发展大健康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产业创新能力尤为关键。《行动计划》表明,龙湖区还将推动大健康产业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新增医院床位2500张以上,重大慢性病发病率显著降低,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建立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三大工程”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目标、路径确定后,重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龙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郭俊文表示,“龙湖区将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做好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文章,在做大总量中优化结构、在提升质量中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支撑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助力汕头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

  郭俊文所提及的“三大工程”,即为龙湖区健康制造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健康销售产业发展提升工程、健康服务产业优化升级工程。

  实施健康制造产业培育壮大工程,龙湖区将围绕重点领域扶持培育一批本土领军企业;支持健康制造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和引进前沿科技、细分领域、新兴业态、交叉学科方面的优质企业,孵化细分领域单打冠军企业;围绕产业集群需求,推动生物技术、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大健康高新技术企业和“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中小微企业,促进小微企业上规模。

  亮出自己的招牌项目,重在打造大健康产业领域的“拳头产品”。目前,龙湖区一批企业产品在全国医药细分行业中具有优势地位,仙乐软胶囊产能全国第一、世界第四,美宝“湿润烧伤膏”是唯一被国际认可的中国产权中药软膏剂药品。全区大健康产业共有上市企业3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设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家。

图片

  实施健康销售产业发展提升工程,龙湖区以健康制造业为发展载体,大力发展健康销售产业;支持龙头企业持续提升供应链、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立足信息科技创新驱动、大数据运营管理以及对客户标签的精准营销,以更具附加价值的服务模式和现代化营销方式,实现医药生产商、品牌商、分销商、服务商、零售商之间高效连接,携手品牌、渠道、终端、网络流量等共建大健康产业生态。协同发展以大健康销售业为主导,搭建大健康产业发展新平台,打造大健康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实施健康服务产业优化升级工程,龙湖区将统筹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加快在建医院项目进度,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高质量服务能力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智慧治疗、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加快发展健康管理产业;提升“呼援通平台”服务方式;推动健康交叉产业发展,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龙湖区还将通过成立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大健康产业联盟,加大用地保障,出台大健康产业链专属政策组合包,建立大健康产业专家库等方式,推进行动计划实施成效,助力汕头市优化‘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郭俊文说道。

龙头企业领跑搭建创新平台

  对于大健康行业而言,布局产业链全环节,医药销售和物流运输或成为关键。在创美药业、泰恩康医药等企业龙头的带领辐射下,龙湖区大健康销售产业群发展迅速。

  《行动计划》中提及,龙湖区以中西药批发零售和医疗器械、体育器材批发零售为主体的大健康商贸业,共有限上批零业企业61家,限上企业占全市的51.7%;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19.98亿元,销售额134.12亿元,限上销售额占全市的76.6%;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有9家企业。

也就是说,销售业在龙湖大健康产业上占据着非常大的营收比重,也占据着迈向250亿元的重要板块位置。

  走进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恩康”)展厅,一排排药品凝练着企业十几年来创新发展的成果。以成为创新驱动型综合性医药企业为目标,泰恩康将药品自主研发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在自研药品方面,泰恩康自主研发的盐酸达泊西汀片为国内“首仿”,也是企业自主研发推向市场的第一个品种。

  据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汉杰介绍,近年来,泰恩康高度重视企业药品创新研发工作,专门成立药品研发所,在仿制药、改良药、创新药三大板块每年平均投入两三千万元的研发费用。

  郑汉杰将泰恩康的研发称作“金字塔”形的良性研发结构:以创新药为塔尖,以改良型新药和生物技术平台为塔身,以仿制药为塔基,搭建了功能性辅料和纳米给药关键技术平台、生物大分子药物关键技术平台,以及高端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技术平台等多个技术平台。

  “目前,泰恩康正在推进24款仿制药的研发,今年开始有多款仿制药和改良药获批后将陆续在汕头生产,为龙湖乃至汕头的大健康产业作出贡献。”郑汉杰说道。

  据介绍,结合《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和支持措施,泰恩康正在积极联手高校和科研机构,合力搭建创新共享平台,发挥各自在技术和融资、药品申报、营销等领域的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加快创新药的研发上市速度,实现产值翻倍增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