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外砂人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将毛织产业培育成镇域经济的支柱,并在2018年被列为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外砂潮织小镇。后疫情时代,外砂人抓住“百千万工程”的发展机遇大胆突围升级,乘电商东风逆势而上,以“外砂模式”引领小镇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党建引领助推转型
受到全球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冲击,一般贸易代工模式明显落后于市场需求,这一变化,暴露出外砂毛织产业发展主体散、弱,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足,数字化、技术创新领域滞后等发展短板。外砂街道通过“萤火虫行动”——党群连心谈话活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寻找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外砂毛织企业展现出了强烈的转型意愿,积极探索“产、城、文、旅”这一新兴领域。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下,外砂街道的毛织产业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广泛机遇,政策引导和党建工作的引领,显著加强了群众的认知、认同及认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推动外砂毛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萤火虫行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助推“百千万工程”
谋划全局基础先行
外砂街道举旗定向、谋划在先,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产业融合发展等推动产业聚集和升级,为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利用专项债资金,大力推进乡村道路的硬底化建设及沿途绿化亮化工程,畅通辖区内蓬发路、青年路等交通要道,以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的需求。二是推出了《外砂街道支持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精准支持企业经营发展,累计奖补企业(协会)8家,兑现惠企资金24.3万元;三是通过举办毛织产业推介会,在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同时,深入深圳招商引资,并积极联络乡贤,构建了促进地方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四是通过建设东溪古书斋群、蓬沙书院等特色文旅项目,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创建集“产、城、文、旅”为一体的潮织时尚艺术新领地,促进乡村振兴。
蓬发路东段改造工程
外砂街道招商座谈会
电商小镇初具雏形
外砂街道作为汕头市首批电商小镇之一,通过建设电子商务示范街和完善服务体系,分步推进毛织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加速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在打造“电商一条街”的过程中,外砂街道引入了电商服务与金融机构,不断完善涵盖供应链、物流、金融等关键环节的服务体系。同时,街道注重设计创新,融合潮汕文化元素,通过毛衣设计大赛、手工毛衫非遗展览等活动,激发了产品创新和文化传承的新动力。
引入电商服务,创建电商小镇
外砂街道还通过授予“潮汕潮织”区域品牌商标、成立龙湖潮织行业协会,加强了品牌建设和产品附加值,整合了淘宝村、毛织个体户等资源,有效缩小了信息差距,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潮织产业带,实现多元化发展。
此外,街道建立了潮讯青创中心、毛织新品研发中心、越洋物流电商孵化基地等创新平台,为毛织产业的创新与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过跨境电商活动,如汕头毛织跨境电商发展论坛、Temu女装商家对接会等,引导100余家毛织企业与Shein、TEMU等国际电商平台建立合作,成功拓展了国际市场。
连续举办四届外砂潮织小镇产业展览会,提供产品展示、采购洽谈、资讯传播一站式服务,全面展示外砂毛织产业的全产业链优势,并通过电子商务辅导展示活动,加速毛纺织业向数字化、电商化转型。展览会还为创业团队提供了孵化、对接、输送等服务,进一步加强了外砂街道与全球毛织企业的交流合作,有效提升了外砂毛织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效益,展览会已成为外砂潮织小镇产业发展的关键引擎,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四届广东省外砂潮织小镇产业展览会上举办“跨境电商x产业带”论坛
“外砂模式”破解困境
外砂街道以数字化为核心,推动了跨境电商平台的引入,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依托“电商小镇”的建设,街道激发了产业集群的活力,通过整合产业链,实现了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这种“以大带小”的模式,结合了小企业的灵活性和大企业的规模优势,有效提升了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响应速度。这让规上企业、中小企业,甚至家庭作坊都获得了新的增长动力,拓宽了销售渠道,也为地方特色产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电商直播赋能毛织产业发展
近年来,外砂街道被评为“潮式毛衫”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中华毛衫名镇。去年以来,外砂毛织全产业链销售额约12亿元,生产毛衣约5000万件,新注册毛织市场主体达357家。随着电子商务公司的兴起,超100家毛织企业入驻拼多多、120家入驻希音,截至目前,有近800家毛织企业相关电商平台构建合作关系,希音平台65%毛织订单落户外砂,外砂片区电商经济年产值约15亿元。这些都标志着外砂毛织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市场拓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转型升级后的企业,通过直播等形式实现了高额的成交额,部分企业月销售额可达70万美元,全年产值同比增长30%。毛织产业的“触电”发展,推动了本地就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在内陇村,电商从业人员数量占到了全村总人口的1/5。
广东省外砂潮织小镇
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提升,为地区人民带来了生活的稳定,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也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地区社会治安重点治理地区摘帽作出了重要贡献。“外砂模式”的发展历程,是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