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池街道社工站开展“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青少年志愿培育小组
2024-09-06
汕头市龙湖区珠池街道
汕头市龙湖区珠池街道

  为了满足青少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需求,增进他们对志愿服务基础知识的理解,提升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技能,并推动本辖区内志愿服务向更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珠池街道社工站珠樟服务点开展“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青少年志愿者培育小组。小组以“共学+实践”的形式,通过互动游戏、共同学习、服务实践、个人分享等,围绕志愿服务理念、服务技巧、服务风险三大范畴开展,帮助青少年学习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技巧、志愿服务风险等知识。

  第一节小组活动:破冰游戏+自画像       

  第一节小组活动,社工先进行自我介绍,向组员们讲解本次小组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流程及内容。组员们在破冰游戏“开火车”的互动中渐渐熟悉起来。在“自画像”环节,组员们通过互相介绍自己所画图案的含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了良好的初步关系。随后,社工向小组成员详细介绍了小组的活动内容和目标,并引导他们共同制定小组契约,明确必须遵守的规则,并在契约上签名,以示承诺。

 04.jpg

03.jpg

  第二节小组活动:志愿服务知识+互动问答

  在第二节小组活动中,社工向成员们深入介绍了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并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通过学习志愿服务理论和参与知识问答环节,成员们巩固了学习成果。接着,社工播放了志愿服务视频,激发成员们积极分享个人志愿服务经历。活动最后,社工组织了一场抢凳子游戏,旨在锻炼成员们的反应力,并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05.jpg

  第三节小组活动:情景模拟+单双向沟通游戏

  第三节小组活动,社工利用PPT演示,向组员们传授志愿服务的技巧,并详细说明了服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社工精心设计了两个情景模拟题目,邀请组员们选择角色并分组模拟志愿者服务的场景。每组表演完毕后,社工引导组员们进行互评,讨论哪些语言表达得当、哪些动作示范存在问题。社工对第二组志愿者在引导视障运动员时的不当行为进行了及时纠正,并亲自示范了正确引导视障人士的方法。社工指导志愿者在引导视力障碍者时,应让对方握住自己的胳膊肘部,引导他们自主行走,并使用描述性语言,详细描述周围环境。这种“以演促学”的实践教学方法使志愿者们能够直观地掌握志愿服务的流程和技巧,有效提升了他们在实际场景中提供相关服务的能力。

  第四节小组活动: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实践     

  第四节小组活动,在世贸社区家长学校,社工通过PPT形式,向组员们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展示了如何将垃圾循环利用,使之变成宝贵资源的视频。随后,社工引导组员们在世贸实践站门口进行实地宣传。小志愿者们不畏高温,与社工并肩工作,布置宣传摊位,张贴醒目标语,向过往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科普宣传。通过设置垃圾分类互动小游戏,增强了参与者对分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社工的引导下,小志愿者们还向沿街商铺进行了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文明劝导,进一步推广了志愿服务的理念。

图片2.jpg

图片3.jpg

  第五节小组活动:总结回顾+组员分享     

  第五节小组活动,社工与组员们再次聚集在世贸家长学校,共同回顾了之前小组活动的精彩瞬间。通过'收获树'活动,社工鼓励组员们分享他们在小组中的体验与收获。组员们积极交流,有的坦诚志愿服务的辛劳,有的强调尽管辛苦但收获颇丰,还有的认为情景模拟环节极具实践价值,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技巧和信息反馈过程。社工对组员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为积极参与的志愿者们颁发了奖状和小奖品,以此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的精神。

微信图片_20240905153109.jpg

  在本次小组活动中,志愿者们在社区中积极开展宣传和倡导,将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努力成为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的积极践行者!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