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海街道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以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为切入点,以全街道各村居集体资金“颗粒归仓”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持续扎紧扎牢村集体的“钱袋子”。
出台指导意见,打好机制牌
新海街道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及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剖析我街道各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台《新海街道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制订《新海街道“三资”交易操作指引》。今年,街道还邀请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就农村集体资产平台交易的申报、审批、竞标、公示等操作流程进行专业讲解,并指导使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粤农交”小程序等,切实推动各村更好地履行职责、管理好集体资产。
抓好问题整改,打好铁算盘
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的清理和规范工作,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阶段来,新海街道围绕解决集体经济合同超长期、超低价、未及时缴纳价款等问题,坚持由点及面、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抓整改,让一笔笔陈年旧账和新老合同晒在阳光之下。截至目前,新海街道各村拖欠集体租金问题共5宗,合计约44万元,已全部追回;已完成整改集体农用地承包年限超过承包期剩余期限规定的问题合同7宗;已完成整改超过法定年限的问题合同136宗,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01万元。其中,八合村近期完成106宗租赁合同超20年的整改工作,顺利通过三资平台交易,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宝贵经验。整改期间,八合村全面梳理土地租赁合同,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作用,为合同清理提供专业性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一方面,与承包户面对面讲政策,做通思想工作,或解除合同,或修订条款;另一方面,依托三资平台的规范性,将需重新出租的土地项目进行公开交易,找到合适的新承租方。整改前,部分土地的年租金约7万多元,整改后年租金达40万元,大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集体资产收益“颗粒归仓”。
推行村账街理,念好日常经
为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街道委托第三方财税服务咨询工作室对辖区8个村开展代理记账业务,统一账务处理标准,制定职责和各项制度,确保村级账务、资金“委托代管”有章可循、规范运转。将西南村下属三个联社和东升村下属四个联组纳入“村账街理”进行管理,规范各联组(社)的会计核算,强化街道对各联组(社)财务监管。组织人员对各村进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专项检查,防控村级财务风险,保证农村和谐稳定。由街道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培训,聘请有丰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的第三方讲师,围绕常见实例,充分剖析解读,进一步提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水平,念好日常监管“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