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百千万工程”,近期,新津街道团工委以“校地联动”为抓手,精准链接高校资源与基层需求,通过系列活动激活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鲜活动能。
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新津街道团工委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顺利结对。双方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文化传承创新、产业赋能升级等领域开展工作,让青年学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展现青春活力,推动下乡、返乡、兴乡理念在青年心中扎根生长,为“百千万工程”建设添砖加瓦,收获了丰硕成果。
潮味探新:让非遗美食赋能产业振兴
华南农业大学“星落梧桐树”突击队深入珠江路美食街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观察记录潮汕美食的制作过程与经营模式,与街道及餐饮从业者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潮汕传统美食的传承现状、技艺特点及在市场推广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探索潮汕美食从传统非遗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可行路径。下一步,突击队将结合专业知识与调研成果,深挖非遗美食背后的社会机制与经济逻辑,进一步思考其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现实意义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科普启智:以趣味实践点亮成长之路
为丰富青少年暑假生活、激发科学探索热情,新津街道团工委联合香域水岸社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筑梦星河”突击队开展新能源科普实践活动。活动中,突击队成员化身“科学导师”,用生动有趣的讲解剖析风能、太阳能的原理及实际应用。同时,通过风力发电模型组装、水果电池制作等互动体验环节,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提升他们对新能源的认知度和兴趣,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快乐。此外,突击队成员在辖区发放问卷近100份,为新能源在当地的普及提供数据支撑。
潮韵传承,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活力
为守护潮剧“传承根”,新津街道团工委联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探潮拾遗”潮剧传承突击队举办潮剧脸谱手绘体验暨青年夜校专场活动。活动以汕头市广东潮剧院二团青年演员的精彩唱段拉开序幕,随后青少年执笔手绘脸谱,在斑斓色彩中触摸潮剧文化脉络。这一行动让潮剧文化“潮”起来,为区域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创意。此次活动现场吸引超50名群众参与,既让潮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活”起来,也探索出“校地协同+非遗传承”的区域文化振兴新路径。
拥军优抚,用青春对话赓续红色血脉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新津街道团工委联合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带领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艺暖戎光”实践团走进翠英、绿茵社区。青年学子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老兵讲述三次战役中的烽火岁月与热血故事,还为高龄老兵送上精心准备的慰问品与诚挚关怀,在促膝交谈中传递敬意。在与老兵的交流中,学子们深切感悟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实践中代代相传,续写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青春献力,以志愿服务添彩基层文化
“艺暖戎光”实践团还积极协助街道“青春艺彩・炫动华章”——第二届青少年才艺交流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系列活动,主动承担活动主持与志愿服务工作。活动前期,成员们全身心投入筹备,顶着烈日搬运物资,确保各类物品精准到位;反复规划场地布局,让表演区、互动区、休息区井然有序;细致做好嘉宾签到,以笑脸和耐心迎接每一位参与者。活动期间,他们引导观众有序就座,全程保障节目衔接流畅。在宣传科普区,队员们化身“政策讲解员”,向居民普及消防安全、法律常识及“百千万工程”惠民政策等。这群青年以踏实行动为辖区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不仅助力基层文化活动顺利开展,更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扎根一线、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环境焕新,靠实干担当扮靓宜居家园
东莞理工学院汕头文化探索突击队在街道团工委发动下,深入辛厝寮金港社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行动聚焦闲置宅基地、卫生死角等重点区域,大学生与青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分工协作清除杂草、清运垃圾、规范停放共享单车、清理乱粘贴的小广告,有效提升了辖区环境的整洁度。同时,青年大学生还主动向居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防台风、预防溺水等知识,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引导大家增强文明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共同参与到美丽家园的维护中。此次行动不仅让社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更带动居民主动加入整治队伍,形成“青年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为“百千万工程” 筑牢生态环境基底。
青春执笔,绘就振兴画卷;校地共建,彰显实干担当。在系列行动中,新津街道团工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成长。未来,新津街道团工委将持续深化校地共建,引导青年力量在“百千万工程”各领域广阔实践,为新津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