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科学理论】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宣讲走进龙湖区新溪街道
2025-10-12
汕头市龙湖区新溪街道
汕头市龙湖区新溪街道

  2025年10月10日下午,一场主题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结对宣讲活动在新溪街道礼堂举行。本次活动由龙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共龙湖区委宣传部、龙湖区文明办与新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主办,特别邀请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漫教授担任主讲,新溪街道班子成员、机关工作人员、村居委员等约60人参加学习。

  

  宣讲中,黄漫教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核心脉络,系统梳理其形成历程与理论内核。她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从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到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明确“十四个强调”,再到“七个着力”要求的提出,逐步构建起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的根本问题。

  

  围绕“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核心智慧,黄漫教授重点阐释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经由“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同时,她结合实例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需在传承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铸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使命任务解读中,黄漫教授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深学细悟增强文化自信”“守正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立足实践促进文明互鉴”三大路径,让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她特别提到,城市规划、乡村振兴等实践中需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如广州永庆坊“微改造”模式,既留住城市记忆,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这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会人员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怎样通过文化活动凝聚群众”等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指导性。此次结对宣讲不仅是龙湖区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的具体举措,更是校地联动推动理论宣讲“下沉基层”的生动实践,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的文化认知与履职能力,为构建龙湖特色的现代化文化形态夯实了基层基础。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