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解读:
《龙湖区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龙湖区“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由龙湖区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编制。编制过程中,龙湖区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公众、专家学者、区直各单位意见,多次修改完善。近日,《规划》由龙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
一、编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市场监管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监管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商事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不断强化,质量和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市场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综合执法效能逐步提高,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协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安全、数量与质量、效率与公平、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对于构建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指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市场监管的决策部署,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着力点,全面把握市场监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市场监管高质量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勇当尖兵、走在前列。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市场监管现代化不断开创新局面;坚持依法监管,推进市场监管执法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坚持公平监管,确保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坚持创新监管,消除风险隐患,保障安全;坚持协同监管,实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形成创新创业、公平竞争、安全放心的市场营商环境,形成市场导向、标准引领、质量为本的质量强区体系,形成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多元共治的市场治理格局。《规划》提出五项主要目标,即:激发投资活力,规范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进一步优化;优化营商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规范;保护合法权益,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进一步形成;强化发展动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发挥;提升监管效能,权威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主要任务
主要有9大任务:
一是优化准入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推进企业退出制度改革,推进商事登记统一规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推进“证照分离”。推进服务方式创新,推进审批便利化改革,推进审批信息化改革。二是强化专项监管,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价格监管执法,加强网络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加强广告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是落实“四个最严”,加强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加强食品安全源头监管,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实施食品安全提升工程,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四是强化风险管理,提升“两品一械”质量水平。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加强化妆品安全监管,加强药械化安全风险管理,不断提高“两品一械”安全水平。
五是实施“闭环管理”,筑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强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加强应急救援体系能力建设,以安全风险防控为中心,健全责任体系,突出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和智慧监管,实现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六是推进“质量强区”,提升质量供给水平。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加强认证认可监管,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提升先进标准产业发展能力,提升计量监管水平,不断推进“质量强区”建设。
七是加强品牌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强化知识产权高水平运用与服务,强化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充分释放各类主体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八是构建共治体系,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健全执法体系,加强协同监管,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智慧监管,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不断提升队伍能力及素质。九是强化平台建设,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以国家药品、化妆品检验机构能力建设指导原则中基本检验设备配置指标为依据,完善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素质。
四、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严格考核评估三项保障措施。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统筹、加强协调、落实责任,研究制订贯彻落实本规划的实施方案办法,明确职责分工,按年度分解工作任务,按计划、有步骤地抓紧抓好任务落实,确保如期、全面实现各项目标。在经费保障方面,加大市场监管经费保障力度,市场监管工作经费和能力建设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严格预算执行,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在严格考核评估方面,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问效,建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制度,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对好的可复制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进行总结,加强推广。
>>相关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