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外砂街道:打造文化地标 创新举措推动乡土文化融合发展
2024-09-25
汕头市龙湖区外砂街道
汕头市龙湖区农业农村局

     近日,外砂街道综合文化站成功获评省特级综合文化站,阶段来,外砂街道持续擦亮文化内核与标识,精心打造文化地标,积极交流创新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扩面。

     特色打造!文化阵地发挥“地标效应”

     外砂街道积极实施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通过精心打造蓬沙书院、东溪村书斋群及外砂华侨历史文化展览馆三大文化阵地,致力于提升文化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增强群众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文化阵地不仅是外砂文化内涵和历史脉络的缩影,更是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服务中心,积极发挥着“地标效应”,汇聚了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力量,共同推动地区文化发展。

     蓬沙书院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多元化的文化团队、丰富的机构组织以及对外免费开放的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传播活动,为“百千万工程”不断注入精神力量与文明活动,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体验上,无论是潮剧戏曲的演出、古诗朗诵的盛会,还是民俗仪式的体验,书院都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适宜的环境,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空间。


图片


蓬沙书院环境古朴雅致

     外砂华侨历史文化展览馆,由谢氏祖祠改造而成,通过记载展示华侨奋斗历程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展传统民俗活动,协助侨胞寻亲问祖,不仅加深了群众对华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提升了文化自信和社会凝聚力。展览馆成为了与侨胞增进情谊的文化桥梁、对外交流的窗口,广泛凝聚海内外发展力量,为地区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外砂华侨历史文化展览馆展示华侨过番形象的雕塑

     东溪村通过拍摄系列宣传片、规范电子档案等数字化技术,挖掘整理书斋古建筑故事、树立典型人物及加强古书斋文化氛围布置,打造“东溪村书斋群”文旅IP、“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与古书斋相适宜的摄影展、传统乐器演出、传统故事交流等活动的开展,为修缮后的书斋注入新活力,东溪村古书斋群成为外砂文旅新热点,书斋再开发成为研学基地、休闲阵地,吸引包括马来西亚、台湾等多地游客前来参观打卡,节假日日均人流量超300余人。

图片

东溪古书斋成外砂文旅新热点

     融合发展!乡土文化碰撞新实践

     地方文化要走得更远更久,必须不断发展创新。外砂街道多措并举,激发地方文化内生动力,与新时代实践碰撞创新,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真正将文化贯穿于“百千万工程”建设中。

     墙绘传心意,嵌瓷焕新彩。暑假期间,数支“百千万工程”大学生突击队到外砂开展文化点亮乡村系列活动,绿美理念在墙绘中传递,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映成趣。在富砂村,志愿者们将狮头鹅、毛织等外砂特色产业融入墙绘中,引导村民参与自己家园的美化建设,使原本老旧、废置的墙面焕然一新。在东溪村,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用釉彩绚丽的嵌瓷花在文化墙上装饰“东溪”两个大字,与古书斋建筑屋檐上的嵌瓷装饰遥相呼应,让传统潮汕嵌瓷工艺焕发新生。文化点亮乡村行动,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地方文化底蕴、乡风文明被激活,让乡村实现了有颜值更有气质。


图片



图片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用文化点亮乡村

     资源共享桥,文创促振兴。与东溪村结对共建的广东财经大学“侨”妙绝伦实践团,经过两年的调研深入了解了东溪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发展痛点,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合作共筑文化研究,助力印证和发展东溪“侨文化”。同时,用新媒体、新技术与东溪文化相融合,探索设计东溪文创产品,开发东溪文旅资源APP及制作宣传片,为东溪文旅产业发展加码,以文旅融合为引擎,开展东溪文旅配套产品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乡建之路。

     团队拍摄的宣传片在多个视频号上线

     文艺进乡村,文化新空间。4月,“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杨松摄影工作室”揭牌仪式在东溪村举行。杨松是汕头摄影家协会理事,一直无偿为东溪村拍摄记录活动,为村民扫描保存旧照片、侨批家书等,并利用个人视频号宣传东溪村文化,展示新农村建设面貌,成为东溪村一名“文艺村民”。此外,还有蓬沙文史社理事王文奕,在东溪村打造茶叙新空间,召集文学文史爱好者品茗聊天,对东溪书斋各古物文字、建筑造型等进行研讨探究,不断丰富东溪村的历史文化内涵。“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的开展,引导更多的文化工作者驻扎乡村,讲述乡村历史故事,展示百姓幸福生活。


图片


“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杨松摄影工作室”揭牌仪式现场

     繁荣创作!“百千万工程”故事有声有色

     “百千万工程”作为提升民众福祉、共同缔造幸福生活工程,既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宏图,也有春风细雨的潜移默化。外砂街道各文化团队聚焦现实题材,以多种文艺形式展现“百千万工程”蓬勃建设新气象。蓬沙书画社鼓励儿童以纯真的视角,围绕讲好“百千万工程”故事,画出华侨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绘出潮汕地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射出各行各业为乡村振兴挥洒汗水的劳动者画像;蓬沙摄影社则通过举办手机、无人机及短视频摄影摄像公益课程,引导群众走进地头田间,记录和捕捉身边的美好变化,并整理优秀作品成展,扩大宣传。蓬津谜社创作“百千万工程”主题灯谜,通过举办村居巡回竞猜活动,让群众在娱乐中了解到相关知识;蓬沙文史社深入外砂各个角落挖掘创作,将所见所悟汇编成书,用语言的魅力和文字的力量,将“百千万工程”成果永久地记录下来。


图片


龙湖区 小手拉大手 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绿书签优秀作品展

     提质增效!文化活动惠及千家万户

     外砂街道各文化阵地定期举办理论宣讲、文化休闲、科普教育、培训讲座等,做到周周有活动,同时结合佳节、紧跟社会热点不定时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做到月月有精彩。积极承办爱乐市民音乐会、送戏下乡、“龙聚侨心  侨见非遗”文艺汇演活动等大型晚会,对接市、区文化馆、图书馆、朗诵协会等组织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推动文化进基层。

     近几年,通过开展非遗民俗“出花园”仪式体验活动、“古书斋里的文化传承”、乡村阅读主题活动等,提托本土13个文化团体,创新活动形式,打造“文化外砂红桥根脉”“文化志愿服务”“非遗传习”文化品牌活动。改造提升以来,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近300场次,惠及市民约5万人次,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图片


“我们的节日 七夕节”——“出花园”仪式体验活动


图片


“绿美龙湖 有你有我”文艺展演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