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消防安全对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新津街道积极主动作为,聚焦陈厝合、辛厝寮片区流动人口众多、经营性自建房密集、厂房连片所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全面铺开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探索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范例,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街道组织整治小组以“一策二清”为核心开展城中村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人员深入出租屋、小档口、小作坊等场所,重点排查消防安全出口、“三合一”违规住人及消防器材配备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街道迅速开具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期限,并实施严格的跟踪问效机制。截至目前,已全面排查各类场所达11563家,涵盖出租屋7091栋、小档口3711家、小作坊725家以及公共场所36家,发现“三合一”隐患场所390家,均已当场完成整改。通过逐栋逐户的排查整改,有效消除了潜在安全风险,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消防工作的良好氛围。
针对出租屋密集、巷道易拥堵以及防盗窗网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等难题,街道坚决实施“清窗破网”专项行动,督导居委会落实物防、技防改造措施。行动期间,在影响人员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窗网上精准开设逃生出口,共计60391个。同时,及时制止并清除750余处占用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违规行为,确保紧急时刻“生命通道”畅通无阻。

为进一步提升救援效率,街道在每个逃生出口显著位置悬挂“逃生窗口”标志,全面实现亮牌管理。一旦突发紧急情况,救援人员能够依据标识迅速定位“生命通道”,有效节约救援时间,为保障居民生命安全赢得宝贵时机。
为有效治理城中村电动车停放充电乱象,街道持续加大电动车全链条整治力度。全面检查电动车集中停放情况,严厉打击居民私拉电线乱充电行为。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处罚电动车室内违规充电、停放案件3宗,罚款金额总计600元,剪切违规充电线400余根,制止飞线充电和违规停放行为500余处。通过严格执法,有力震慑了违规行为,提高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街道积极引入专业电动车充电运营商,科学规划充电线路,建设集中充电桩1695个、停放点位11000个。针对一楼室内停车空间充足的楼宇,合理规划内部空间,设置专门的充电和停放区域,采用实墙分隔、安装防火门等物理防火隔离措施,并配备齐全消防设施,共设置防火分隔455处。此举不仅有效缓解了“停车难、充电难”问题,还实现了人车分离,从源头上杜绝了电动车自燃引发的安全事故。为提高居民对电动车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街道广泛发放安全隐患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在社区内张贴宣传海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电动车消防安全知识,引导居民规范充电和停放行为,营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辛厝寮的李先生深有感触地表示:“自从整治之后,我们楼道里清爽多了,没有了乱停的电动车,感觉出行都方便了不少。而且现在集中充电,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晚上睡觉都更安稳了。”这些积极的反馈也进一步证明了街道工作的成效显著,切实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辛厝寮金凤社区马玘路企业众多,道路狭窄,消防安全形势严峻。街道采取“一区域一对策”方式,重点整治马玘路两侧厂房集聚区消防安全问题,建立企业区域联防机制。其中,组建的马玘片生产企业消防安全防范联动微信群发挥着关键作用。由街道专人担任群主,负责日常管理与信息统筹。每周发布消防安全相关信息,内容涵盖消防法规政策解读、近期火灾案例警示、季节性防火要点提示等,确保企业能及时获取最新资讯。各企业负责人积极响应,对于发布的信息,回复率保持在90%以上,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一旦有紧急情况,信息能在第一时间精准传达至每一位负责人,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迅速启动联防预案,实现企业间高效联动。在微信群内,企业间积极开展资源共享。不定期组织线上消防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活动,各企业轮流分享自身在消防设施维护、员工消防培训、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等方面的优秀做法,共同提升消防安全防范能力,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马玘片13家企业自筹资金设立微型消防站,严格按照要求配备3名及以上专职(兼职)消防员。各企业在连片区域内设置展示板,清晰公示应急水源接口、巷道消防栓位置以及各企业微型消防站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展示板定期进行检查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为确保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街道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火灾报警响应、灭火器材使用、人员疏散引导、企业间协同作战等科目。通过演练,有效提高了企业应急响应能力和熟练使用器材的准确率,真正实现“打早灭小”,坚决遏制“小火亡人”事故发生。
街道积极探索 “社区网格员+楼长+微型消防站+志愿者” 的联防共治新模式,制定并下发《关于开展城中村消防安全应急基础知识培训的通知》,按照网格化管理原则,在陈厝合和辛厝寮各社区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应急基础知识培训活动。今年以来,已在15个社区举办20场培训活动,累计培训群众达2000人次。培训现场内容丰富多样且极具实用性,专业人员详细讲解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要点,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切实提高居民的自护、自救和互救能力,营造了 “人人懂安全,个个会应急” 的浓厚氛围。
强化社区网格员与楼长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网格员消防安全巡查工作群和自建房楼长安全防范联动微信群,实现应急信息实时共享,切实打破了信息壁垒,确保消防安全相关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精准传达,有效促进双方在日常工作中的紧密配合。无论是隐患排查、问题上报,还是应急处置协调,双方均能迅速做出反应,为城中村消防安全治理筑牢坚实的合作根基。
持续推进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确保兼职消防员专人专班值守,联合社区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日常安全巡查,严格落实 “3分钟到场” 扑救初起火灾要求,切实做到 “打早灭小”。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全方位解决基层消防 “最后一公里” 难题,构建全社会共同保障消防安全的良好格局。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和持之以恒的扎实工作,新津街道在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和联防共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下来,街道将继续深化治理成果,不断探索创新路径,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居民安全意识,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为城中村居民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推动城中村消防安全治理工作迈向新的高度,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