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珠池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夯实法治建设思想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先后召开干部大会、党工委(扩大)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起来,落实“第一议题”与“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党校培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练兵及青年干部研读交流等形式学习宣传《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汕头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引导街道社区干部职工自觉提升法治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壮大法治工作队伍,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二)强化法治工作组织领导。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一并部署、一并推进、一并督促、一并考核、一并奖惩,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做到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重大问题亲自解决,在工作各环节确保法治建设稳步有序推进。扎实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应述尽述,将理论学习情况、履职情况等作为述法的重点内容。健全群众举报投诉制度,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对群众检举、媒体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依法作出处理。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实现出庭、出声、出效果,推进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群众对政府机关的信任感与认同感。
(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一是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市城管局2024年全市城市管理培训班、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联合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区城管局“以案释法”培训、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2024年度学法考试等各类法治素养提升培训,培训执法人员50人次,有力提升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能力素质。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于2024年8月29日组织3名新招录公务员、事业干部参加龙湖区2024年度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网上考试。三是组织街道全体职工进行年度学法,通过法条学习提升法治素养。2024年度,街道全体职工均已实现40学时学习目标并积极参加年度学法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
(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践行“公示即监管”“共享即监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二是培育扶持个体户,推动“个转企”,激发珠池市场活力。开展窗口服务提升行动,“多证合一”、注销业务实现“材料齐全,即来即办”、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告知”,提升市场主体更新、退出效率,降低创业制度性成本,增强群众办证满意度。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开展无照经营清理与安全生产检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五)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服务场所规范化。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统一加挂“珠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粤字标识标志,采取“前台+后台”的管理模式,依流程开展政务服务,营造廉洁政务环境,提供“一站式”“一窗式”服务。二是服务清单标准化。依托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推动街道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各要素准确完整,确保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各要素在全区范围内无差别办理。三是服务平台网络化。结合省“一网通办2.0”建设试点的部署推进,依托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事项应接尽接、应上尽上。四是服务事项自助化。推动“粤智助”政府服务机覆盖全街道及19个社区,上线276项办理事项,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就近办”。
(六)强化重点领域执法。一是开展专项整治,聚焦重点领域产品,于关键时节及“两大盛会”等重要活动期间,推进食品、教育、产品质量等多项检查整治行动。二是加强价格监督,针对价格投诉纠纷较多的行业开办价格行为告诫会、法规宣传会,规范其价格行为。三是监管预收款经营,引导相关行业诚信合法经营,于民生领域履职尽责,防患未然。2024年度街道执法工作成效显著,共办理行政检查案件1732宗,行政处罚案件149宗,行政强制案件1宗,处罚金额达70万余元,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为民众营造了更加安全、有序、公平的市场环境。
(七)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形成工作闭环。二是执行裁量权基准,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严格按照《汕头市城市管理行政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宗执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三是运用多元方式执法,避免“以罚代管”,做到温情执法。四是统一案卷、文书标准,开展案卷评查,提升规范化水平,规范执法行为。
(八)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珠池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依规范化建设要求优化升级,秉持惠民便民、精准服务的理念,整合资源,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2024年7月18日,全市首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联络站于春晖社区挂牌,由街道司法所、村居法律顾问、市公证处、市法援处工作人员及村居法律服务志愿者组成工作队伍,每月定时定点开展坐班服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元法律服务。自服务联络站设立以来,共接受法律咨询15人次。2024年来,街道及社区服务站点共接受法律咨询292人次、指引法律服务65人次。
(九)多元联动化解纠纷。依托街道“1+6+N”综合治理体系,与龙湖区人民法院、珠池派出所签订“庭所共建”“所所共建”等相关协议,建立健全多元化法治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形成矛盾纠纷“谁主管、谁调解”的工作格局,深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维稳基层。按照市“六人小组”调度会议部署,强化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队伍建设,目前街、居两级调委会成员扩充至167名。2024年度街居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成功调解基层矛盾纠纷182宗,其中重点疑难矛盾纠纷4宗,涉及金额达人民币35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98%以上。无因调解不当引发的民转刑案件。
(十)持续深化普法实践。加大普法工作力度,依节点对辖区居民、校园师生开展“菜单式”精准普法,开展反电信诈骗、禁毒、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系列宣传活动。在住宅小区、学校、市场、公园等区域设置宣传栏,制作并悬挂宣传横幅120条。深入社区、校园开展普法活动16场次,推动普法教育常态化,营造浓厚学法氛围。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引入蒲公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力量,创设开展“每月法治主题教育”活动,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普法宣传教育12场次,宣扬法律知识,敦促遵纪守法,维护平安法治社会。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2024年珠池街道虽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付出诸多努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机构人员、设施配备、业务培训及精准式普法等方面较去年均有所强化,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部分环节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不足,需进一步优化完善,以确保工作成效与质量的持续提升。
(一)法治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随着职权下放的进一步深入,基层工作越来越需要法律专业知识的支撑,而街道在法律专业人才方面尚有所欠缺,在开展各项法治活动特别是综合行政执法活动中,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难以适应执法监管的需要。执法证申领人数多,熟识法律政策又通晓岗位业务知识的人才相对缺乏,基层法治工作与上级要求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法律专业人才的欠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街道法治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普法形式有待创新突破。当前的普法形式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亟待进行创新与突破。在传统普法模式下,主要依赖讲座、宣传栏、发放手册等方式。虽然持续加强法治宣传工作,但宣传形式仍较多集中于线下,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手段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仍然不多,存在群众接受度不高,普及面不够全等问题。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中缺乏创新,导致法治宣传参与度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三)法治学习不够全面深入。部分工作人员学习法律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强,因工作繁忙和任务重,仅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缺乏对于法律法规全面性、系统性的学习,导致学用结合有所欠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化思想引领,强化法治理念。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所学所得融入街法治建设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提升全体人员的法治思维与行动自觉。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推动依法治街工作落地生根,确保各项工作在法律框架内高效完成。
(二)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治理能力。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统一规划部署,街道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持续推进党工委(扩大)会议学法制度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强化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引领街道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推动办事处法治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优化执法队伍,提升专业素养。着力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培养依法行政意识,提升法律知识学习能力。完善行政执法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形式与内容,全方位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水平。严格选拔标准,充实综合行政执法力量,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执法队伍,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深化法律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整合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和公共法律服务联络站等资源优势,优化服务供给,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让法治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五)创新普法模式,增强法治观念。积极探索“菜单式”精准普法新路径,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法治宣传活动,提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法律素质,培育全社会遵法守法的良好风尚。秉持“执法即普法”理念,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释法说理贯穿执法服务全过程,以执法实践生动诠释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