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意义,是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龙湖区优化用电营商环境“联席办”管理提升工作方案》印发实施以来,龙湖区优化用电营商环境联席办公室充分发挥三级联席服务机制,多措并举提升用电营商环境,为“百千万工程”筑牢能源基础。
1.推进“四办”举措落实落细。强化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四办”(主动办、线上办、联席办、一次办)服务举措覆盖深度。优化“主动办”服务模式,积极对接数字政府,深化数据共享,主动获取用电需求,提前评估供电能力,推动配套电网工程规划建设和用户接入全过程各环节有效衔接。深化“线上办”系统支撑,不断丰富线上办电渠道,推进“信用+供电服务”诚信办电机制落地见效。推动“联席办”实体运作,通过定期会议或合署办公等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政企资源共享,通过联席办公室研究出台支持政策、服务好区域重点项目接电、落实好行政审批改革,定期归集联席办公室运作典型案例。细化“一次办”运作模式,建立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服务“电水气网”联合服务机制,整合同类材料、合并重复事项、融合业务环节。
2.加强电网基础建设。针对地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持续加强配电网投资力度,持续加快城乡配电网改造升级,重点提升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有效提高配电网网架水平和供电可靠性。通过联席办加快解决项目用地问题,加快构建高中低压各层级相互匹配、强健有序、灵活可靠的配电网网架,加强高压配电网布点,推广应用标准化台区建设,进一步提高配电网供电裕度及对分布式新能源和新型负荷承载能力。
3.持续推进频繁停电治理。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和大数据挖掘成效,完善保供电热力图,依托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实现配网运维全过程管控,提升运维效率。加大技术标准应用力度,聚焦生产现场实际痛难点问题,推动生产运行新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及时消除设备运行风险,提升设备健康水平。推进配电自动化终端远程运维实用化,提升配网自愈复电成效,缩小故障影响范围、缩短故障停电时间。以联席办为中心,统筹资源,快速高效解决停电故障投诉工单,有序推进频繁停电等供电质量问题以及乡村振兴、城中村改造等民生项目。
4.不断提升用电可靠性水平。开展供电可靠性全业务过程指标体系分析及基于网架的可靠性理论评估,精准定位规划、建设、运维、服务、物资及调度等相关业务薄弱环节,针对性制定提升措施,突出以改善网架水平、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为原则,提升网架、设备、系统、服务可靠水平。推动主配网协同,提升10kV线路实际可转供电率、配网自动化有效覆盖率,加快配变布点,解决供电质量问题。
5.加强民生用电服务保障。常态开展民生供电设施状态监测,强化迎峰度夏度冬等特殊时期、城乡居住密集区域等重点地段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和事故应急抢修保障,确保可靠供电。协助非电网直供电小区用户开展产权设备隐患排查,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积极推动用户及时消除设备隐患缺陷、配足用好自备应急电源,提升用户产权设备健康水平。涉及民生用电的,出现因用户抢修力量不足、抢修主体缺失等情况导致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难以保障时,通过联席办多方协调,政企协同提供抢修服务,切实保障民生用电需求,做好民生用电保障抢修服务。
6.全面降低用电成本。坚持高质量推行“三零”“三省”服务,推行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低压用户用电报装“零投资”。创新“三零”服务模式,做好便民接电点用电保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激发消费活力。
7.持续提升办电服务便利度。持续优化“一次都不跑”业务流程,进一步拓展居民“刷脸办电”、企业“一证办电”覆盖渠道及业务种类,全面推行低压业务供用电合同“在线签署”,提高办电“一次都不跑”服务质效,2025年实现“刷脸办电”“一证办电”比例达到90%以上。丰富“南网在线”平台“一网通办”能力,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简化合并业务办理环节,对“过户+改类”等关联性强的业务实行“一次办”。
8.推进政企网格联动服务。聚合政企网格资源,政企联动开展“电力客户经理+政务网格员”联合服务,统一城乡供电服务标准、规范网格服务流程,基本形成城乡均等化供电服务体系。推进供电服务信息精准直达终端用户。对于办电服务进程、抢修复电进度等事项,提供基于用户视角的查询服务,提升服务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