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近年来,龙祥街道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推动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活力激发振兴动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倾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龙祥。在党建引领下,辖区成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示范片,违建成片的土地变身“聚宝盆”;经济薄弱的乡村跃升“领头羊”;收入不高的农民拥有“致富手”;老旧落后的村貌焕发“新容颜”。
一、建强雁阵齐飞“班子”,吹响振兴号角
街道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推动社区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强化“头雁”工程,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实施“雏雁计划”回引本土人才,顺利完成了9个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及时将3名大学生村官吸收为“两委”成员,全面完成村居书记、主任“一肩挑”、交叉任职100%的任务要求,新一届“两委”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5%,并优化村居“两委”干部年龄结构,注入新鲜血液,充实年轻干部后备工作力量,真正把政治素质高、发展思路宽、工作干劲足、驾驭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锻造乡村振兴骨干力量。
二、夯实产业兴旺“底子”,汇聚振兴动能
龙祥辖内共有龙新、龙盛2个工业区,创美药业、众业达、泰恩康3家上市公司。街道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聚焦产业培育,挖掘亮点集群,将党建触角向企业延伸,实现特色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依托辖区内的潮人创客、工业设计城、文化创意园等创新创业阵地,集聚一批科技创新产业,推进技术创新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工业、文化产业结构。2019年,街道被评为龙湖区“创新动能示范单位”。
街道依托泰山路便捷交通优势和现有资源优势,规划建设龙祥汽车销售服务商贸街,引进特斯拉等新兴品牌,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化跨越式发展,将泰龙汽车城打造成集销售、服务、维修、检测、二手车交易于一体的大规模专业汽车市场和高标准汽车展厅综合体,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打好生态宜居“牌子”,焕发振兴活力
街道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019年在全区率先完成六个涉农社区共52个美丽乡村项目的建设,投资约8520万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乡村环境质量,使辖区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周厝塭社区投入4300万元建设生态公园、道路、文体广场等公共项目。一是整治违章搭建。街道开足马力开展违建清拆行动,党员干部深入拆违现场动员群众配合拆违,有效提升乡村环境质量。2019年至今,辖区共清拆各类违建物约66.3万平方米。二是治理黑臭水体。建成周厝塭两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推进黄厝围沟渠水体综合整治,提高水质,美化周边环境,修复河道水利生态环境;筹资2000万元治理“东池片区”环境,建成约2.4万平方米的东池公园——城市绿色生态名片。三是升级改造道路。对进村主干道、市政道路浦江东路实施全面改造;投入2976万元推进机耕路改造,提升新津河“一河两湾”景观;完成东厦北路、淮河路征地拆迁,现已建成贯通;完成西宁路、东安路、东元南路、东泰路、新锋南路、元兴南路、中兴路等农村道路改造,促进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四是建设公园广场。建成崇文公园、幸福公园、东安文体广场、周厝塭文化公园、东元田园风光带状公园、中元古村落文体广场、老年人文化公园、东池公园、如龙革命树广场等多个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健身锻炼于一体的公园广场,让居民能够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五是建设品质公厕。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建成23个规范化高品质公共厕所,建筑面积约1209平方米,总投资648万元,补齐了农村公厕数量短板。六是升级农贸市场。建成祥和市场、众汇市场、四季市场等新型农贸市场,对原本设施简陋、功能落后、环境脏乱的夏桂埔市场和周厝塭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成为一个个颜值高、服务优、配套全的“菜篮子”惠民工程。周厝塭农贸市场被评为“龙湖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示范工程”。周厝塭社区被市评为基层党建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社区以及“十佳美丽乡村”“十佳网红乡村”“十佳宜居特色乡村”。周厝塭社区党委书记陈林全被广东省评为“2018-2020年度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村党组织书记”。
四、系好乡风文明“扣子”,展现振兴新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风文明贯穿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街道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倡导文明风尚为目的,将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与党的基层建设工作有机融合。街道注重各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站、戏台等各类活动场所文化阵地作用,使之成为村民议事的殿堂、文化娱乐的场地、道德弘扬的讲堂。一是倡导文明新风尚。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章程、村规民约,做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广泛参与的方式,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广泛宣传厚养薄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让乡风文明由村民共建,建设成果由村民共享。二是传递社会正能量。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敬老助残、扶贫济困、“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开展道德模范、“汕头好人”、“文明家庭”等优秀道德典型的选树宣传工作,“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加大对党员群众善行义举和道德典型的挖掘,突出孝老爱亲、勤学上进、乐于助人等先进典型,宣扬爱国主义、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传统美德,激励引导群众对标先进、自觉看齐、共倡新风。三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积极开展民主议事、宣传党的政策、讨论生产发展、关心村情民事,成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主旋律;推动文化惠民进社区,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汇演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街道被龙湖区评为2019-2020年度“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街道注重党风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以良好党风培育文明乡风、涵养良好家风、引领淳朴民风。纪传英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党支部为其中典型。纪传英汲取潮汕历代工匠智慧,继承和发扬了潮汕古建筑的优秀技艺,被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纪传英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不单追求创造利润,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感、技艺传承的使命感,不忘回馈社会,每年在扶贫济困公益事业上捐出约二十万元。2019年,纪传英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党支部被龙湖区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纪传英之子纪雪山坚持以党建引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用诚实守信擦亮企业品牌,赢得良好口碑,被评为“汕头市诚信人物”。纪传英一家四代同堂,百年来形成了孝敬、和睦、好学、热心助人的良好家风,纪家老小相继传承。2020年,纪传英家庭被授予“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五、盘活生活富裕“棋子”,实现振兴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街道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利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工作,进一步盘活利用农村闲散土地,让沉睡的农房由资产变资本。三年来,街道三资交易金额累计3.15亿元,盘活集体用地达16.60万平方米。
如龙社区结合创文与“三清三拆”工作,对辖区约20万平方米的违章搭建物进行全面清拆,为壮大集体经济盘活了土地资源,成为村民增收的“聚宝盆”。社区以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为据,对拆违后的集体土地进行规划设计、价格评估、招租交易。五年来,成交面积约6.6万平方米,金额达1亿元,使村民又多了一笔收入。为鼓足村民的“钱袋子”,社区还持续挖掘集体资源,通过建设商铺和厂房来发展产业,让“聚宝盆”持续“生财”。社区还深挖本土红色资源建成如龙革命树广场,整治“脏乱差”环境建成东池公园,不断完善村内停车场、村道等基础设施,扮靓村居环境,以红色“根据地”、致富“聚宝盆”,照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小康路。
六、蹚好红色领航“路子”,再绘振兴画卷
下来,街道将继续积极谋划发展蓝图,以周厝塭、如龙两个社区为标杆,采取“强村联邻村”“强村带弱村”方式,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街道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运行态势平稳、居民群众安居乐业,谱写新时代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是做好三大区域规划建设。根据辖区土地利用情况推进高新技术农业区、产业综合发展区、生活生态宜居区等区域建设,并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将泰龙汽车城打造成汕头首屈一指的专业汽车交易市场、汽车展厅商业综合体。二是推进生态农业品牌建设。以周厝塭社区为代表,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舍、休闲农庄等形式各样的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培育“潮菜师傅”人才队伍,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做响“旅游+美丽乡村”品牌,打造网红打卡生态农业新名片。三是推动生态科技产业园建设。利用地理位置优越的体育公园用地建设龙祥生态科技产业园,建成汕头新的农业花卉产业园。打造成为集农业花卉产业、科研教育、旅游观光、休闲生态的综合性现代农业花卉产业园。四是加快基础设施提质建设。推进辖区金新路、社东路等多条道路升级改造,推进泰龙、洋滨两个文体广场建设,不断优化城市软硬环境,以“迎头赶上”的新担当新作为,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的乡村振兴龙祥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