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0507MB2C95569Y/2021-00012
汕头市龙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1-05-21
汕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学史力行聚焦用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落实
2021-05-21

汕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学史力行聚焦用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落实

发布日期:2021-05-21  浏览次数:-

  汕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锤炼初心、坚定信仰,聚党心筑同心,通过办实事解难题,让退役军人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阶段来,我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我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做好本职工作,突出在六个方面聚焦用力:

  一、在推动《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宣传贯彻上聚焦用力,引导退役军人知法、守法。今年1月1日,《退役军人保障法》正式实施。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作为《退役军人保障法》实施的主要部门,先行一步、多措并举,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保障法》和有关法规政策的宣传解读。领导干部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把学习《退役军人保障法》纳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培养法治思维,强化依法行政,切实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实施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程,支持退役军人依法依规、实事求是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推动律师参与接访常态化,建立每月2天的“法律服务日”制度,拓宽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维权途径。制定了《汕头市学习宣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实施方案》,举办《退役军人保障法》宣传咨询系列活动,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宣传及相关政策、业务咨询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宣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的良好氛围,切实让《退役军人保障法》走进社区、走进群体中,让广大退役军人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在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上聚焦用力,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发挥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基因教育功能,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的升级和保护管理,使烈士纪念设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员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作用。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烈士纪念日等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开展“百年英烈”宣传纪念活动,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培育崇尚英雄社会风尚,配合全市各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庆建党百年华诞、讲潮汕英烈故事”系列活动,每月举办1个主题活动。建立退役军人党员与非党员退役军人一对一帮扶机制、“1+N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推动“老兵带老兵、老兵管理老兵”思想工作常态化,带动广大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相结合原则,把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做活做实。做好退役军人应急救助工作,按照应救助尽救助原则,及时有效做好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应急救助申报工作。今年以来,共为10名退役军人办理应急救助申请,救助金额共计19.64万元。开展了“情暖老兵·关爱帮扶”行动,帮扶援助3名退役军人康养慰藉项目资金各5000元。在志愿服务中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大力实施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程,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基础上,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在志愿服务中感受自身社会价值、赢得社会尊重尊崇。各区县已启动组建退役军人服务队伍工作,全市已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42支。

  三、在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上聚焦用力,多措并举化风险、解难题。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机制,加强退役军人常态化沟通联系,做好感情联络、心理疏导、思想引导、帮扶援助等工作,培育“全链条服务”品牌。做实常态化“大走访”工作,全面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帮扶、送保障、送尊崇“六送”活动。今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走访退役军人150多人次。深入开展矛盾问题攻坚化解行动,完善区域协调联动机制,区域协调确定抚恤标准,避免跨地区、跨群体攀比引发不稳定局面。实行首办责任制,推动信访事项依法及时就地解决。坚持“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实行一案一销,对信访反映的问题限时办结。建立健全重点约访、带案下访、联合接访、领导定期接访等机制和重点问题领导包案、重点对象“一对一”包联、重大事项“一案一专班”制度,推动信访事项解决。成立全国两会期间退役军人信访稳定工作小组,召开全国两会期间退役军人信访稳定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全国两会期间维稳安保“四个一”工作要求,全力做好退役军人信访稳定工作。协调做好退役军人信访稳定情报收集、报送、信访问题化解等工作,认真排查各区(县)退役军人重点信访事项和重点人员,第一季度排查重点信访事项8件、涉及重点人员101人,建立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案台账,明确化解(稳控)包案领导,保证信访问题责任落实。

  四、在健全移交安置机制和促进创业就业上聚焦用力,用情用心为退役军人谋后路、找出路。推进精准安置,增强政策刚性,健全编制职数保障机制,改进积分选岗办法,实行安置到国有企业的岗位计划审核机制,优化不同类型组织机构接收安置比例。完善“直通车”式安置办法,促进“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探索推进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创新改革,完善退役军人精准安置工作措施办法。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推行适应性培训,实行即退即训、全员覆盖,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主动适应社会、尽快融入社会。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适当放宽退役军人专业、年龄和学历等条件,优先招录聘用退役军人。落实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每年至少组织2次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推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退役军人窗口,提供免费服务。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动态跟踪服务机制,将下岗失业退役军人纳入再就业帮扶范围。

  五、在提高优抚保障能力上聚焦用力,切实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做好事。落实国家统筹平衡的抚恤优待量化标准体系,动态调整抚恤补助标准,提高重点优抚对象保障力度,推动优待抚恤从“解困型”向“褒扬激励型”转变,保障退役金、抚恤金、优待金、退休费动态增长。根据上级提标文件,做好优抚优待金自然增长核算,下达市级配套资金。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提高优抚医疗补助比例,进一步完善优抚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优化残疾等级评定调整等办理程序,加强伤残抚恤管理。集中精力做好全市部分退役士兵养老保险集中补缴和资金结算工作,截至4月30日,全市共受理审核申请9569人,其中完成补缴5666人,无需补缴2488人。同时做好部分退役士兵基本医疗保险常态化审核及补缴工作。发挥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基金作用,加强应急救助政策实施情况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成立关爱退役军人促进会,鼓励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模式,增强困难退役军人抵御风险能力。

  六、在发挥双拥共建政治优势上聚焦用力,确保军地需求“双清单”落实处、互共赢。形成强力推进的长效机制,全面构建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军地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双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大力宣传我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县)取得的成效,提升汕头的城市品位。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军地结对共建等群众性双拥活动,今年将继续开展“幸福双拥情定汕头”等活动,推进行业拥军、社区拥军和社团拥军,形成多元化社会拥军新格局。帮助官兵解决“三后”问题,消除官兵后顾之忧,落实退役军人政策,深入开展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工程,多渠道促进随军家属充分就业。落实现役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近期,组织随军家属未就业期间补助年审,出台驻汕部队军人随军家属安置方案,推进随军家属安置工作,为驻汕部队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