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外砂潮织小镇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名单。随着四年的实践探索,外砂潮织小镇已逐渐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在创新创业、产业升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当前,在汕头市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的背景下,外砂街道抢抓机遇,深入推进潮织小镇创建工作,不断抓产业、稳经济、促发展。
一、小切口、大服务:巩固政策支持,精准助企发展
四年来,外砂潮织小镇全力“筑巢引凤”,入驻企业达380个,吸纳就业人数2万多人。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今年2月,外砂街道出台《外砂街道支持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简称“外砂十二条”)作为服务企业的“小切口”,成为全市首个出台法规性文件扶持企业发展的镇街。
“外砂十二条”出台后,街道第一时间制订外砂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建立“一对二”服务机制。街道主要领导带领党政班子成员纷纷化身为政策宣传解读的“辅导员”,逐一上门走访辖区22家“四上”企业,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及宣传利好政策。同时,街道积极组织召开“助企惠企——‘外砂十二条’扶持政策宣讲会”等多场政策宣传讲座,现场为企业代表答疑解惑,真正做到惠企政策“看得见、能落地、得实惠”。“外砂十二条”为辖区企业送来了“及时雨”,目前符合扶持惠企资金发放条件的企业、协会有4家,街道用真金白银和真诚服务增强了企业渡过“阵痛期”的底气。今年6月,皮恩希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和荣美服装有限公司产值分别环比增长108%和110%,另外有4家企业被街道定为规上培育“种子企业”,充分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图1:外砂街道主要领导深入走访企业
图2:“外砂十二条”惠企扶持政策宣讲会
二、小平台、大活力: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创造活力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平台的助力。去年,外砂街道青年企业创新协会正式成立,致力于为辖区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成了潮织小镇产业发展规划的“金点子库”。企业人才需要平台施展身手,为此,外砂街道积极搭建电商物流中心(潮讯青创中心)、潮织新品研发中心、潮织主题酒店、越洋物流电商孵化基地等毛织产业服务平台,全力打造优质的人才服务阵地。
这些产业服务平台自投入使用起,街道便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第一届和第二届潮织小镇产业展览会分别在新落成的电商物流中心(潮讯青创中心)和潮织新品研发中心举办,有效推动了潮织小镇产业升级和品牌打造。如今,电商物流中心(潮讯青创中心)成了“人才集聚地”,有36家企业汇聚其中,入驻率达90%,为辖区企业发展增添了强劲活力。
这些入驻企业当中,有一家电商“新秀”——黑刺科技公司。黑刺科技公司是外砂品牌出海的“助推器”,可为辖区企业提供了跨境电商运营服务,降低境外电商准入门槛和运营成本,助力电商产业发展创造一番“新天地”。
三、小景观、大融合:融合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外砂是人文积淀深厚的地区,将潮绣—抽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潮式建筑、书斋院落相融合,是潮织小镇发展文旅经济的新尝试,“非遗+文旅”成了驱动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今年,外砂街道利用专项债资金建设多个文旅项目,精心打造以蓬沙书院、深祖家塾为中心,以324国道为界的两条特色文旅线路。精巧的毛织工艺品是潮织小镇文旅景点的“特色景观”,在蓬沙书院、东溪村古书斋等景点内布置着的各类毛织工艺品,均由辖区内毛织企业、非遗传承人、毛织爱好者创作而成。今年,乘着外砂街道被定为龙湖区“一横一纵”乡村振兴示范带重要节点及市乡村振兴现场会(龙湖会场)举办地的东风,潮织小镇文旅产业再次“扬帆起航”,毛织工艺品也趁此良机蓄势发展,街道谋划创建毛织工艺品文创团队和举办多场毛织工艺品展览会,真正让毛织工艺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图4:外砂街道“初心向党——非遗潮织绘百年”作品展
回首过往,展望未来。外砂街道将始终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上,按照“产、城、人、文、旅”五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总体要求,将潮织小镇建设为“宜创、宜业、宜居、宜游、宜享”的新型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