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2-03-19
龙湖区发改局(物价局、粮食局)
龙湖区发改局(物价局、粮食局)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 是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共汕头市龙湖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的建议》,编制《龙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本《纲要》是我区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龙湖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各种挑战,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十二五”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时期是龙湖区建区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86.6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2.8%,超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11%预期发展目标,比“十五”期间高出1.8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从11.73%提高到15.49%。2010年龙湖区人均GDP达到43376元,年均增长10 %,实现比 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2010年财政总收入达38.65 亿元,年均增长21.4%;一般预算收入达6.68亿元,年均增长20.3%。 “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均翻一番以上。目前全区已拥有3个中国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36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5个广东省名牌产品;众业达、南洋电缆、凯撒、创美等6家企业获评省500强企业,15家企业获评市50强企业;龙湖区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 “省双拥模范区”、“省老龄工作先进区”、“省教育收费规范区”、 “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区。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现代产业加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发展仍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同时,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效益农业等现代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由于统计口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下调,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 2005 年的 4.7:53.6: 41.7 调整为 2010 年的2.48:58.61:38.91。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420.86亿元,5年年均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4亿元,年均增长16.8%。电子产品、印刷包装、机械设备、化工塑料、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十一五”期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形成一批产业聚集效应较强的特色产业。拥有光机电产业基地和输配电特色产业基地两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输配电设备产业及外砂潮式工艺毛织服装产业等两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以及外砂镇的纺织服装业、新津街道的包装印刷业、珠池街道电力电器专业、龙祥街道日化制造技术创新试点等4个省级专业镇(街道)和3个市级专业镇(街道)。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涌现一批粤东乃至全国输配电设备业的大型龙头企业。

  服务业加速发展。2010 年全区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2.6亿元,5年年均增长9.3%。交通运输仓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总部经济、房产开发、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务中介、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区内汽车销售、大型超市、房产开发、餐饮娱乐等行业发展规模居全市首位,形成了金砂东路两侧及周边金融保险、企业总部、商务服务、酒店业等高端商务服务业聚集区,长平路东段及南国商场周围大型商场周围包括大型超市、连锁经营店、品牌专卖店、会展业、高档餐饮娱乐业在内的现代商贸业聚集区,泰山路两侧的物流业集聚带,由蓝水星公园为中心的“一片”和迎宾路周围文化娱乐区、凤凰山路美食一条街、珠江路特色小食街、金鸿公路海鲜一条街等“多点”所构成的“一片多点”休闲娱乐区。

  现代效益农业稳步发展。2010年完成农业增加值4.64亿元,5年年均增长2.5%。大力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个,投入资金308万元,改造农田3250亩。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以蔬菜生产、畜牧饲养为主的特色农业初步形成。潮汕小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加快,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约有300家,农产品加工率约38%。培育壮大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龙头企业,全区已拥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已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个6312亩,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7个,著名商标3个。

  (三)经济聚集效应渐显,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招商引资取得佳绩。5年间全区共引办企业超过1900家,企业投资总额约28亿;共有190个项目竣工,完成投资额47.46亿元;新建续建项目310个,完成投资142.1亿元;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02个,新增外资企业36个;协议投资总额2742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467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864万美元,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居首位;“矢崎汽车部件”等6家企业先后进入全国外资工业企业500强的行列。外经贸发展再上新台阶。2010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1亿美元,年均增长11.1%,5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83.4亿美元,全区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大户达17家。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龙湖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92.3亿元,5年年均增长14.9%,占全区GDP的49.5%,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形成一批产业聚集效应较强的特色产业,成长起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企业、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和竞争力较强的名牌企业。目前全区拥有上市公司6家,超过全市的三分之一,并有1家企业完成上市辅导、2家企业进入辅导验收阶段、后备上市资源20家。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40%,比2005年提高1.72个百分点,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7家,省级民科企业55家,市级民科企业89家,省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优势培育企业16家。全区85%的科技型企业设立了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6个。共取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6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5项;汕头市科学技术奖18项。

  (四)生态环保取得进展,人居环境逐步优化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严格实施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的重要前置条件和备案审查依据,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污染源监管,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多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发动,政府机关带头节能降耗,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项目准入条件,大幅度提高单位用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率,以清理整治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耕地和村居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秩序。“十一五”以来,我区先后关闭企业11家。有4家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深化治理工程、2家企业的结构减排项目通过国家减排核查,大气、地面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状况,顺利完成市下达的“十一五”能耗下降和污染减排任务。全区已建成1个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生态示范村,9个省级绿色社区,6个市级绿色社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政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金砂东路、中山中路、泰山路、黄山路、汕汾路、金鸿公路等一批市政主干道路和出入口道路改造或续建工程建成通车。5年间区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一批道路、路灯、环卫设施等项目建设。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12319城管服务热线区级工作平台开通启用,理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在全市率先向各街道(镇)派驻城管执法中队,实现城管重心下移。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主次干道、步道清扫及沿街门店生活垃圾收集实现统一管理,5个街道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道路清扫保洁、绿化管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容市貌明显改善。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加快推进民生民安体系建设,营造安居乐业、诚信守法、 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0 年预计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7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05元,年均增长 7.4%和4.7%。着力解决社会事业欠账问题,5年间投入3.67亿元建设民生工程项目,五个街道涉农社区自来水改造供水直抄到户工程基本完成。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形势稳定。2006 年以来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1571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 3.5%以内,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6.7%和85 %,220名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保范围,居民医保年度个人待遇增至1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所有镇村,参合率达到 98%。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小学适龄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 122%。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积极开展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工作,持续开展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2010 年末总人口39.8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8.39‰和3.94‰,均在市下达的控制指标内。连续十二年被评为“全市殡葬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文化、体育、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同步协调发展。

  (六)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国企经营运作。交通总公司、土畜产公司、建设监理公司、南澳裕源贸易公司等企业先后改制挂牌转让,海逸酒店资产盘活回收财政,物资总公司、房地产总公司、旅游总公司实施“留壳走人”。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配套。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切实保证农民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股份合作改革。强化“一事一议”制度的监督和落实,加强和完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建设,强化对村居财务行为的约束,设立镇级农村财务会计代理中心,推行“村账镇理”,实行会计代理制,逐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优化投资软环境,增强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式,营造重商、亲商、扶商的服务氛围。实行《龙湖区行政电子监察四个管理办法(试行)》和行政电子监察绩效评分通报制度,21个单位117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在全市区级单位中率先开通涉企行为登记备案系统。健全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继续建立健全效能绩效考评、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负责、责任追究等效能管理制度,不断规范机关行政行为,强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审计工作,区直机关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社会治安总体稳定。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突破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都市型产业体系的机遇期,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总体上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出现好转,国际贸易和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没有改变,龙湖区进一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转变,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民生事业发展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有利的国内外形势为龙湖加快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2、海西经济区建设和珠三角产业转移为龙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当前两岸关系正常化、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开启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台湾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即将来临。在以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为目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汕头市被列为其南翼的中心城市,龙湖作为汕头市中心城区,和台湾在物流、会展、信息服务、金融、动漫、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以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等工业产业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也有一定的产业延伸性,合作空间很大。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加快推动珠三角一体化与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发带动包括粤东在内的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龙湖区有条件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在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商贸业、公共服务业等方面进行产业整合与实施产业提升。

  3、粤东和汕头的新一轮产业发展为龙湖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十二五”期间是粤东地区和汕头市“十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粤东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经济一体化将加速,汕头加快建设粤东区域中心城市、大力推进“三大经济带”的规划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加大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力度,将全面提升和发挥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区域的产业体系将会更为充实和完善、产业规模将会迅速扩大、经济结构和经济面貌将会发生巨大变化。龙湖作为汕头市“十二五”期间的新型城市化建设的 “优化提升区域”和作为“城市主中心”,粤东和汕头市的新一轮产业发展将为龙湖发展都市型制造业和都市型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4、现代产业水平专业化分工及新兴战略产业兴起为龙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现代产业的水平专业化分工极大扩展了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合作的范围,使得龙湖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及经济资源的优势,一方面通过整合粤东城市群产业的高端环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吸收香港、台湾和珠三角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通过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开展各种类型的产业合作的方式来发展当地的经济。全球金融危机推进了新一轮科技创新,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低碳、新能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将引领未来全球产业发展方向。国内启动新一轮产业振兴,特别是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龙湖区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拓宽产业体系,培育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5、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和优越的环境条件为龙湖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湖区地处粤东城市群的核心、海西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联接点,区内有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深水港区等一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良好的基础设施。龙湖区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建设,龙湖区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龙湖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海滨景观特色突出。在生态环境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的今天,生态环境优势将有利于龙湖吸引人才与资本等产业要素的进入,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挑战与不利因素

  1、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目前全区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层次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制造业多处在分工链条的中低端,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长期高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不足,第三产业的比重不仅低于珠三角和全省,而且还略低于全市。龙湖区作为中心城区,服务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自发的状态,缺乏应有的规划和整合,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工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行业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不突出,大部分中小企业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开发能力较弱,技术升级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产品开发设计人才缺乏,影响产品的开发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既迫切需要扩规模上总量,也亟待调结构促升级,调整的难度和压力将会增大。

  2、资源、环境约束相当突出。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与要素资源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目前龙湖各工业区内土地基本摆满项目,建成区已达97%,工业用地极为紧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更加严厉的土地政策,建设用地供给压力将进一步增大,2010—2020年,龙湖区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26670亩,但有条件建设的区域仅有数千亩。以新兴战略产业为引领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将更加注重低碳、低能耗的发展方式,环境约束和减排压力将进一步显现。

  3、区域间竞争压力加大。从区域发展的状况来看,受珠三角城市群迅速发展、周边兄弟城市相继崛起等因素影响,以区域经济体为主导的区域竞争将前所未有地激烈,这些对我市发展空间形成的挤压态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势必还将延续。各区县抓住机遇,争先进位,加快发展,我区受发展空间、发展潜力所限,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保持在全市排名靠前的格局难度加大。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强力推进科学跨越、赶超发展。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务繁重。城乡二元结构仍较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部分失地农民、困难企业下岗人员仍然游离在社保之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够合理,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多层次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对不足等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区划调整多年来外砂、新溪两镇开发建设缓慢,目前仍基本为农村性质,经济社会发展与龙湖片区的差距没有明显的缩小。加快两镇崛起,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关系龙湖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任务。

  5、体制机制相对滞后。随着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组织形态日趋多样化、文化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城乡一体化、区域均衡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协调难度明显增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问题比较突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凸显。“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综合配套改革,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任务依然繁重。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我区既有着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全区上下进一步树立信心,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化解各种矛盾,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第二章 “十二五”期间龙湖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擦亮特区牌子,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以建设都市型产业体系为主要目标,以科技创新为精髓,以新型城市建设为重要实施条件,以引领粤东经济一体化、主动融入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强与港澳及东盟经贸合作为重要发展机遇,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强化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区集聚辐射功能,建设幸福龙湖和汕头首善之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

  我区的发展定位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基础及各种有利条件,着力建设 “幸福龙湖、首善之区”。即力促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打造汕头市和粤东地区的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的中心;加快构建以都市型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全市乃至粤东地区最宜居住创业的现代化新城区。

  发展思路包括产业体系建设、社会发展和体制保障三个方面。一是构建都市型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龙湖经济增长从依靠工业支撑向依靠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产业类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建立高质量、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污染的都市型现代产业体系。二是以民生为根本,建设汕头的首善之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是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的保障。

  三、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经过五年奋斗,力争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60亿元以上,五年年均递增2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10.35万元,比2010年再翻一番以上;一般预算得益率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0%,达到494亿元;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2%,达到30亿美元以上。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建设包括都市型工业、都市型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型产业体系,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占GDP比重不断提高,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0.8:48。

  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全面增强。中心城区着力实施优化提升,以“三旧”改造为契机,实施退二进三,在整合、提升现有发展空间的基础上,规划都市型服务业功能区和都市型工业区,实现产业的聚集发展。把外砂片建设成为汕头市毛织服装、食品加工、轻工制造业基地之一,新溪片建设成为汕头市龙湖区新兴工业基地,效益型农业基地,滨海片建设成为生态型城市中央商务区、现代化滨海新城。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7800元、15440元、年均分别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人口预期寿命76岁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为别达到80%和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建立起覆盖城乡、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制度和公共交通、公共医疗、公共安全、全民健身体系,营造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和社会环境。公共文化服务完善,文化产业繁荣,建设现代潮汕文化中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科教发展水平全面提高。201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以上,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保持在全国区县先进水平,发明专利增长率高于其他专利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的比重达到50 %以上。高标准普及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十二年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比较完善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生教育体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15年,耕地保有量控制在247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0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有所增长。节能减排全面达标,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率按市下达的指标完成,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均达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的天数控制在98%以上;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通过有关城市景观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建设具有海湾特色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

  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落实依法行政,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稳步推进,形成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社会与公共事业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

龙湖区“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2010年预计

2015年目标

年均增速

目标属性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86.6

460

20%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43376

103500

19%

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

2.5:58.6:38.9

1.2:50.8:48

 

预期性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49.5

65

 

预期性

一般预算收入得益率(%)

3.48

≥4.0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48.3

179

30%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33.1

494

30%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

2.5

≤3.0

 

预期性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11.2

30

22%

预期性




市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45

65

 

预期性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9.87

13以上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7

≤6

 

约束性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

75

76左右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179

37800

20%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205

15440

20%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2.8

2.9

 

预期性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80

 

约束性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

 

100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100

 

预期性

恩格尔系数(%)

 

 

 

预期性

#城镇居民

49

≤40

 

预期性

#农村居民

52

≤45

 

预期性

每万人口拥有医生数(人)

 

18

 

预期性

社保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5

7以上

 

预期性

财政性科教文卫体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42.28

45以上

 

预期性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13

0.12

 

约束性




R&D经费占GDP比重(%)

 

≥2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0

50以上

 

预期性

每10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件)

36

50

 

预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0

 

约束性




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

 

按市下达指
标完成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COD:万吨)

0.7

 

约束性

氨氮(万吨)

0.11

 

约束性

二氧化硫(SO2:万吨)

0.12

 

约束性

氮氧化物(万吨)

0.18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公顷)

2549.3

2476

 

约束性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

90以上

100

 

约束性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85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1

≥1

 

预期性

  注:GDP、人均GDP以2010年价计。

  四、基本原则

  抓住机遇,跨越发展。紧紧抓住汕头市新东区规划建设、汕头市和粤东地区新一轮产业发展、台湾和珠三角产业转移、新兴战略产业兴起、现代产业水平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机遇,着力突破要素资源瓶颈约束,为促进科学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打破体制障碍,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体制机制新优势。

  优化结构,转型发展。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以科技进步引领产业升级,实现创新与转型的有机统一。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实现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有机统一。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协调发展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区域协调发展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把改善民生贯穿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幸福程度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章 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构筑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

  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龙湖特色,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提高产业聚集性和根植性,增强产业竞争力,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计划,强化高端服务业聚集辐射作用;实施制造业改造提升计划,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实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实施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加快构筑占地少、低能耗、低排放、附加值高、结构优化的包括都市型现代工业、都市型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内具有龙湖特色的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

  (一)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计划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重点,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实施服务业提速提质计划为抓手,充分发挥龙湖的区位优势、基础优势、产业优势,促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加快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逐步实现由制造为主向服务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建设具有龙湖特色的现代都市型服务业体系。

  加快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会展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产权交易、职业中介服务等)、教育培训、创意产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工艺美术、广告、策划等)以及房地产业、服务外包业、动漫产业等行业;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的高端商贸业、酒店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社会服务业、旅游业等行业。

  加强服务业规划引导。在总部经济的建设方面,应在龙湖区现有城市建设和商务环境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高级写字楼,完善商务环境和政务环境,吸引汕头市、粤东企业总部和珠三角、海西经济区及国内外企业在粤东地区运营中心及地区总部集中在龙湖区。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面,应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整合和提升,完善相关产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物流园区、教育园区、服务外包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现代服务产业园区,新建、扩建会展场馆。在商贸业的发展中,应着重发展高端商贸业,要新建扩建现有的商业基础设施,引进更多的大型连锁超市、百货公司、品牌专卖店、连锁便利店。配合商务环境的提升,规划建设新的商务酒店。突出浓郁潮汕文化特色和海湾城市风情,综合规划餐饮业、休闲娱乐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各行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实现城市环境建设与房地产业发展相协调。房地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拉动作用,要发挥区位优势,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打造一批名优楼盘和住宅小区,营造宜居城区,提高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公共服务业方面,加快政府和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把社会事业中适于社会化服务的部分和环节,交给市场化经营的机构或企业经营。加快改革经营和管理体制,重点做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行业的体制改革,按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产业化改组。

  加快现代服务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创美药业物流配送中心、众业达国瑞建材家居博览中心、输配电设备产业、印刷包装产业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利用“三旧”改造契机,促进老龙湖工业区 “退二进三”,引进一批文化创意、研发设计型企业进驻,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整合火车北站周边仓储用地,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入驻,打造现代物流园区;对珠池港区的功能置换和整体改造,规划建设金融商务区、总部经济区;把发展商业综合体作为都市型产业体系的突破口, 大力推进龙湖乐园商业综合体、百脑汇、苏宁电器、星湖城、长江路北等商业综合体的规划建设,加快蓝水星红星美凯龙、龙光喜来登酒店、粤东粮食批发中心等服务业项目建设。

  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加快服务业发展强大合力。一是以延伸产业链为突破口,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加快推动产业链升级,推动制造业内部服务专业化发展。二是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优化空间布局、突出产业特色、提升发展层次、强化服务配套,推动服务业集约发展。三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构筑服务业发展优势,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四是以基础设施和功能建设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强化物流枢纽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和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五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服务业投融资机制,加大社会化服务领域改革力度,增强服务业发展动力。六是以扩大开放为引擎,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服务业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鼓励支持服务业企业开展对外合作。七是以落实政策为着力点,强化产业发展导向,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加大扶持企业力度,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八是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在组织领导、规划引领、政府服务、智力支撑、目标考核等方面强力推进,确保各项工作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二)实施制造业改造提升计划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相结合,提升改造纺织服装、化工塑料、机械装备、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力度培育输配电设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集聚步伐,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形成支柱产业突出、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配套齐全、产业集聚度较高、产业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业的培育中,对于光机电和输配电两个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好的产业,应实施产业的梯度转移,通过将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汕头及粤东其他加工制造的聚集区,为研发、中试、检测等产业的前端环节和运营、配送等后端环节在龙湖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对于印刷包装、化工塑料、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在内的优势轻工业,应加强布局规划,引导集聚发展,并建设统一的供水、供电、供汽、供热、排污系统等产业公共设施,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向能耗低、污染少的方向发展,建设循环经济。强化节能降耗责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争取在两镇规划新的工业产业园,承接总部在中心城区企业的加工制造环节及“退二进三”、“三旧”改造转移企业。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我区国家级输配电设备产业基地和光机电产业基地建设,引进配套产业,扩大产业基地的辐射力和聚集力。提升外砂毛织毛衫、新津包装印刷、珠池电力电器、龙祥日化制造和金霞电子技术创新试点等专业镇(街道)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着力做优做强重点骨干企业,发展拥有国内外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协作的合作竞争型产业组织结构,实现产业快速扩张,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发挥协作沟通、合作发展的桥梁作用,完善产业链条配套。

  (三)实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

  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营造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增强科技研发能力,积极培植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资源耗用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兴产业,力争形成新的、更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绿色新兴产业体系,成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重点培育我区已有一定基础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LED)、节能环保、生物制药、新材料、太阳能光伏等绿色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逐步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重点支持广东益德环保科技公司低碳环保生物降解材料与制品产业化项目、广东润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微藻DHA食品添加剂生产项目、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风能项目及汕头正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核电设备等项目建设。争取规划建设新兴产业园区,通过大力引进台湾及珠三角相关的优势台资及民营企业、鼓励归国创业人员和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业团队在龙湖创业等方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实施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计划

  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区域特色鲜明,服务现代城市生活的生态型效益农业和观光农业。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蔬菜和畜禽业的质量、产量、效益。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扩大农业标准实施示范,逐步实现大宗特色农产品按标生产,积极引导农产品质量体系和生产环境认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注册农产品商标,打造农业品牌。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加快农产区工业化步伐,把我区打造成潮汕小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向流通领域延伸,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努力拓展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建设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发展空间,着力打造“一中心二园四区”的空间布局,即打造南国商城粤东商贸中心,改造建设老龙湖工业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整合规划火车北站现代物流园,规划建设珠池港区潮商总部经济区、珠津工业区南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砂新溪工业园区、新津河“一河两岸”低碳生态商住区。

  (一)优化提升中心城区

  以“三旧”改造为契机,推进中心城区产业布局优化提升。

  1、工业园区的优化提升

  对龙湖片区5个工业片区,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提升。一是整合工业片区周边各类建设用地,拓展工业区范围。争取各级支持,把万吉、珠津工业片区周边的农用地征收为建设用地,扩展发展空间。二是对园区实施二次开发,实现集约用地。做好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高园区准入门槛,提高土地容积率、利用率和投资强度;严格限定工业园区内的非生产性建设用地比例,积极推广多层通用厂房,禁止圈占土地建造低密度“花园式”工厂;实施腾笼换鸟,把能耗多、占地多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园区外转移;清理盘活园区闲置用地;抓好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引导入驻企业利用现有用地增资扩产,对现有厂房实施改造升级。三是有步骤地实施“退二进三”。根据各个工业片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条件,对于工业发展的成本越来越高、具备发展第三产业工业片区(如老龙湖工业区、龙盛工业区)实施全盘改造,转向发展物流业、专业市场以及包括汽车专卖店、中高级批发市场、商业综合体在内的现代商贸业和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服务行业;引导园区企业把占地多的居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加工制造向园区外转移,着重在园区内发展研发、中试、检测、教育培训等产业链的前端环节以及运营、物流、配送等后端环节。通过优化提升,把龙湖片区的工业建设成光机电、输配电产业产业链的前后端环节高度聚集,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公共创新平台、产业公共设施、产业孵化基地配套齐全的现代产业园区,为光机电、输配电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产业竞争力。

  完善龙湖区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基地和汕头软件园龙湖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龙湖区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基地和汕头软件园龙湖园区的作用,以信息化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为根基,引导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境外实体与企业参与,强大的创新链条,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发展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医疗行业应用软件,产品设计与制造自动化、半自动化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及系统,基于信息和网络化的制造业管理软件模块和系统,突出智能化软件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2、服务业功能区的优化提升

  规划建设以金砂东路为中心的中央商务区。在龙湖乐园地块、金砂东路两侧及其周围地区,规划建设多栋新的甲级写字楼,建设新的星级宾馆及配套设施,完善城市环境,聚集发展企业总部、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把这一地区打造成汕头市及粤东城镇群的中央商务区。

  沿泰山路两侧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区域中心物流园区。泰山路两侧毗邻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和机场,具有粤东地区独一无二的海陆空联运的优势,现已聚集了一批物流企业,具有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的优良条件和基础,应在这一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粤东城镇群中心物流园区。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加快推进泰山路桥、泰山路北延工程,增强对潮州、揭阳等地的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完善物流园区的产业发展环境。

  在长平东路和中山东路区域规划建设高端零售、会展、展示批发等现代商贸区。在现有以南国商城为代表的高端商贸业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新的大型商城,引进更多的连锁零售机构、百货店、专卖店、品牌连锁店,通过集聚效应,进一步做大做强高端零售业,增强对汕头和粤东地区的商业辐射力。以林百欣会展中心为及现有的展会资源为基础,规划建设新的标准展馆,依托汕头及粤东优势产业整合展会资源,举办特色会展,积极承办台湾地区、珠三角的分会展。在以国瑞家居为代表的批发业的基础上,把中山东路发展成为汕头市及粤东地区及批发、展示为一体的中商级批发市场集聚的区域。

  构筑“一片多点”休闲娱乐区。包括由蓝水星公园为中心的“一片”和迎宾路周围文化娱乐区、凤凰山路美食一条街、珠江路特色小食街、金鸿公路海鲜一条街等“多点”所构成的“一片多点”休闲娱乐区。

  把珠池港区作为龙湖区都市服务业的扩展区。要充分利用珠池港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优势,通过整体置换港口功能,将珠池港区改造成为现代都市服务集聚发展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总部经济、商业地产、研发设计等现代都市型服务业。

  全面完成老城区路网提质改造,重点打通断头路、卡口路和出城口,改造若干拥堵点,实施公交优先工程,倡导绿色交通,有效增强城市交通能力。

  (二)加快推进新东区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外砂镇和新溪镇的开发建设,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打造龙湖区经济和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1、外砂片

  外砂片未来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以整合用地、提升组团空间结构为主。

  外砂镇境内外砂机场以北的外砂片区,通过规划建设,形成一个轻工业制造基地、一个居住组团和一个村镇组团。

  在324国道北侧至高速公路出口区域打造轻工业制造基地。以外砂镇传统生产潮式毛衫的产业优势为基础,配合老城区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印刷包装、日用化工、塑料制品等汕头市传统优势轻工制造业的转移,形成汕头市传统优势轻工制造业的聚集区。通过整合用地、提升组团空间结构。加快园区公共设施建设,实现园区统一供水、供电、供汽、供热、排污等,建设循环经济和绿色工业园区,打造低污染、现代化的轻工业制造业基地。

  在324国道南侧形成外砂片中心区以及居住区;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北地区,注重生态建设,利用两河交汇的地形形成沿河外环线的绿化走廊,建设以大衙村为代表的一批环境优美的村庄。

  2、新溪片

  新溪片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应以集约用地为出发点,整合优化空间布局,控制村居建设的零散分布与无序扩张。

  对于外砂机场以南、金鸿公路以北以新溪镇为主体的新溪片区,规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两个居住组团和一个村镇组团,把这一片区建设成现代化城镇(区),汕头市龙湖区新兴工业基地,效益型农业基地。

  东兴路以东地区作为区级工业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这部分地区用地条件良好,有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在吸引汕头市现有的电子信息企业、生物制药企业、新材料企业入驻园区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面对台湾地区、香港、国外以及珠三角地区的高端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LED)、新材料、生物制药企业的招商引资,以及国内外创业团队的引进,实现汕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跃式发展。要在园区配套建设创新中心、产业孵化器等配套设施,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形成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面对外国及台湾、香港、珠三角,大力开展服务外包业,引进服务外包企业入驻园区。

  在凤东路以北地区规划形成一个有部分村镇和镇办工业组成的村镇综合组团。在凤东路以南、金鸿公路以北、东兴路以西地区的新溪镇中心,通过整合、完善配套,形成两个居住组团。

  (3)滨海片

  金鸿公路以南包括新溪镇用地和填海用地的滨海片,规划建设一个城市中心组团(中央商务区),一个教育园区组团,五个居住组团,把这一片区建设成城市中心区所在地,生态型城市中央商务区,现代化滨海住宅新城,汕头市教育园区所在地之一。

  填海区部分重点建设生态型中央商务区,配套部分高档次居住用地和度假用地,形成一个城市中心组团和两个居住组团。金鸿公路以南、填海区以北重点发展居住功能,补充汕头东区房地产用地的紧缺,以主干道划分形成三个居住组团。东部结合汕头教育需求,形成教育园区。

  滨海片区未来的发展应采用高标准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模式。结合河口治理建设高标准的防洪大堤和海滨路(市政大道),形成填海用地,建设生态型中央商务区、休闲娱乐度假区、教育园区、现代化大型居住区,成为代表汕头市城市亮丽形象的地区。

  三、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外经济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一)主动参与区域合作

  主动融入珠三角区域合作。依托珠江三角洲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和产业梯度转移机制,重点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在金融业、会展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整合与提升。发挥龙湖作为粤东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强化与珠三角在金融产品共享、金融风险同控、金融峰会共办等方面的协作;利用龙湖区特色会展的优势,与珠三角地区共建展览业会展联盟;利用与珠三角交通设施加快对接的机遇,强化与珠三角地区在物流网络覆盖、第三方物流培育、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采取引进或合作的方式,引进珠三角地区著名的医疗机构和中小学校,实现龙湖区教育、医疗水平的跨跃式提升。

  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强与海峡西岸地区城市、台湾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换,主动对接台资光电、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以金融保险、外包服务、现代物流、会展业、动漫产业为主体的台湾现代服务业进入龙湖。

  加强与港澳及东盟的经贸合作。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加强与海外、港澳和东南亚的交流合作,拓宽引资渠道。积极落实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的政策,借助港澳拓展国际市场,吸引港澳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等服务企业来龙湖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办厂

  加强与海外潮人华侨的联系。加强同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络和沟通,加强与外商投资协会、台商协会、龙湖海外联谊会以及各地的潮商协会等社团的联系,建立海外侨商与龙湖企业的对接合作机制,增进感情,促进稳商安商,以侨引商,以商引商工作;利用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粤东侨博会、潮商大会等平台,大力推动海外潮商回家乡投资兴业,发展潮商中华总部经济。切实维护侨胞合法权益,为华侨华人来龙湖投资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加强与粤东各市合作。利用龙湖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区位及产业发展环境,一方面增强金融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及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对汕头及粤东地区的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吸引汕头市其他区县及粤东其他城市的企业总部、研发机构落户龙湖,另一方面把龙湖区占地多、劳动力密集的加工制造企业向粤东其他城镇转移,在经济的区域梯度发展和合作中,引领粤东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

  (二)创新外资引进模式

  推进"以外引外""以民引外",推动"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提高招商的针对性,有选择地引进外资,着力优先引进节能减排型、技术密集型、效益型、高附加值、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产业链和供应链较长的项目;要从“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扩大对重点发展产业的招商引资,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进入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领域,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引进世界著名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人才、管理理念。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在境外举办的各种经贸活动和推介交流活动,搭建招商平台,加大推介力度,通过活动宣传龙湖投资环境,通过交流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利用网络招商,通过政府网站平台,设立投资指南专页,将有关投资政策、环境、资料、办事程序等投资服务信息在网上宣传,实行网上招商。加强重点国家地区的招商。要加强欧美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引进先进的大项目;加强同东盟等地区国家的合作,寻找经贸互补,拓展发展空间;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活动,发挥龙湖区台商比较集中的优势,加强与台商的交流合作,引进一些资金技术雄厚的大企业来龙湖投资办企业。抓住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要引进发展投资总部经济,争取更多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进来,特别是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及行业跨国公司到我区投资设立投资总部,发展总部经济,形成带动效应;引进高端技术项目,大力吸引国内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和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落户龙湖,提高外源型经济质量;充分发挥龙湖区的区位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外商投资发展金融、物流、仓储、服务及商业贸易领域的产业,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专卖店、专业店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使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使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完善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实行重大外资项目报批、落地、建设、投产“一条龙”优质服务。

  (三)促进贸易方式转型升级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市场和贸易结构,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支持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的“三自”产品的出口。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力争保住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新兴出口市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从贸易到投资的转化,引导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大力探索加工贸易的新路子。以企业扩大内销为切入点,鼓励企业扩大国内采购和国内销售业务,开展国内品牌贴牌和ODM业务;支持加工贸易企业从贴牌生产向委托设计、自主品牌生产转型,积极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的收益份额。继续鼓励发展出口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进口贸易,建设区域性进口集散地;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推进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认证工作,建立健全进出口预警、产业损害预警和应对技术壁垒等工作机制,发挥行业组织自律和协调职能,做好企业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工作。

  (四)支持企业扩大内销市场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部署,深度开拓内销市场,不断提高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覆盖率。推动外贸企业扩大内销。引导企业转变重外销轻内销的经营观念,加强对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内销业务的指导,鼓励、支持、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扩大产品内销。发挥内销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运用其完善的国内网络营销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开辟内销渠道。健全联系沟通机制和服务机制,及时掌握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在扩大内销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予以协调解决。支持企业建立国内营销网络。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开发适合国内消费者特点的内销产品,建立完善国内市场营销和物流体系。支持企业创立内销品牌,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市场信息、健全售后服务机制等沟通方式,加强与消费者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形成生产与消费紧密结合的新型合作关系,全面提升企业品牌意识及市场拓展能力。积极协助企业增设国内分销业务,组织和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展览会、展销会,为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提供良好的展示和服务平台。

  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一)加快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1、鼓励和支持企业组设研发机构

  制定完善对企业科研活动资助及成果奖励的措施,鼓励企业组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市级和区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鼓励企业瞄准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方式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实上级有关增加科技和产业投入的各项规定,加大对科技投入,对企业的科研活动提供优惠及奖励,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2、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输配电、光机电、新材料、包装印刷、生物医药等龙湖特色支柱支柱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提高我区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紧跟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前沿,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突出发展国家火炬计划汕头光机电设备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汕头龙湖输配电设备产业基地,五大专业镇特色产业。

  3、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使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广泛应用现代技术,全面提升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引导制造业企业推广应用节能、环保、资源节约型技术和产品。

  4、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以技术开发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和科研活动中介、人才聚集中心为目标,建设公共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功能配置,形成以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导,民科园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基地为依托,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及各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组合构成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扎实开展。

  5、鼓励科研机构与区内企业的产学研结合

  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围绕我区特色支柱产业产业链、技术链的重点节点,选择与全国权威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关键技术、行业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进一步提升企业乃至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同时,择优支持企业参加科技特派员专项计划,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6、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工作为契机,逐步建立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加快“专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龙湖区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基地”和“特色产业运用知识产权推进工程”项目的建设,择优扶持部分条件好的街道(镇)搭建专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选择若干家基础较好的行业协会开展行业知识产权试点、重点扶持一批高新技术方面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项目进入基地实施孵化和产业化。促进企业专利试点工作,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在全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支柱产业。强化专利保护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公民加强知识产权自我保护、行业自律和行业维权,开展重点街道(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推动名牌带动战略的全面实施。

  (二)创新人才开发机制

  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引进、选拔、流动机制。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设党政、企业经营、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积极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南粤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等六大工程,加快建设精干、高效、廉洁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开发数量多、专业结构合理、掌握现代化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造就懂经营、善管理、复合型的企业家队伍,培育富有务实创新能力的农村实用人才。探索保障各类人才养老、医疗保险等异地享受新模式,破除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柔性”引进人才力度,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创新党政机关人才引进和退出机制,设立中高级人才创业支持基金,帮助企业引进中高级人才。改革创新人才的收入分配体制,鼓励个人科研成果、专利、专有技术资本化。吸引各类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到龙湖区创业就业,形成人才凹地。

  五、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扎实推进低碳发展

  积极培育低碳产业,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新材料、半导体照明产业、服务外包和文化创意等一批新兴低碳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绿色节能建材、生态物流、生态旅游和环境服务业,加快低碳服务业发展。推广可回收的低碳原材料和新材料的技术改造,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加快推广建设生态型住宅,发展低碳建筑,切实加强新建建筑节能节水达标管理,加强自然光、太阳能、可再生建材等可再生能源和材料的利用。积极实施生态林保护、城市绿化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增加碳汇数量。鼓励使用节能、节水、节气产品和用具,倡导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激励机制,探索重点工业园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企业内部培育循环经济试点、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生态改良项目,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城区,推动绿色政府、绿色企业、生态学校、生态社区建设,增强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提高循环经济建设的公众参与度,形成绿色消费,生态生产的社会新风貌。

  (三)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继续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大力整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农村耕地和建设用地整理,盘活各类闲置用地。加强对建设用地规模、土地经济产出强度的监控,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效益。实行项目供地准入制,限制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用地。实施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居改造工程,改造利用低效建设用地和闲置地。高度重视水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

  (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抓好化工塑料、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等传统产业和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强化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和消费模式,有效降低高能耗行业的能源使用强度。严格限制高能耗项目,探索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淘汰明显高于同行业能耗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建立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报告制度,强化企业节能监管。以推广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为基础,提高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和低能耗水平,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积极培育低碳模式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严格控制辖区内河段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河道污染,严格控制印染、电镀、造纸等行业的发展,促进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全面实施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建立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推进农村畜禽水产养殖污染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力争“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持续有效控制,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六、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城乡环境、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全市城乡一体化先行区。

  (一)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创新城乡规划,推动新东区规划、“三旧”改造和新津河两岸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加快集中集聚步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完善城乡各项规划的有机衔接,改变城乡居民区与商贸区、工业区、农业区交相混杂的状况,加快“三旧”改造,科学合理减少农用地面积,适当增加建设用地。理顺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规范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争取将泰山路北延、黄河路、长江路等道路延伸工程纳入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加快一批道路、农田水利、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各片区协调发展。

  (二)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根据各片区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实行错位发展,加快农村片区特别是两镇经济发展步伐,构筑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加快打造外砂轻工业制造基地,以外砂镇传统生产潮式毛衫的产业优势为基础,承接周边地区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印刷包装、日用化工、塑料制品等传统优势轻工制造业的转移,形成传统优势轻工制造业的聚集区。规划建设新溪新兴产业基地,利用东兴路以东地区规划建设区级工业区,积极招商引资,吸引电子信息企业、生物制药企业、新材料企业入驻,引进国内外创业团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区域特色鲜明,服务现代城市生活的生态型效益农业产业。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以现有汕头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市场为基础,大力发展新型物流服务,规划建设粤东农产品交易中心。以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建设蔬菜优新品种试验示范区、蔬菜优新品种推广应用生产基地、水禽良种选育中心、现代养殖示范基地、生猪养殖示范点配套项目,鼓励辖区农民科学种养,培养科技带头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快建立以教育、医疗、文化、治安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公益性服务事业,推动农村教育水平达到或接近城市同类学校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文化设施进一步普及,城乡治安平稳有序,保障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幼有所乐、老有所养、社会有安全感,逐步实现同城同区同待遇。

  (四)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

  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体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探索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理顺管理关系,费随事转,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责任,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构建城乡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片区环卫设施配套,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垃圾袋装化率和上门收集率,全面推行生活垃圾统一清运,逐步实现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公益化。

  (五)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按照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要求,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统筹城乡,加快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络。全面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落实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办法,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待遇。全面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出台龙湖区被征地农民和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构建农村片区社会保障基金和管理平台,实现农民全员参保。以非公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为扩面重点,加强宣传和用工管理,提高社会保险在城镇居民的覆盖率。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为内容的“全民医保”框架。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能力。建设社会保障城乡一体的经办服务体系,形成业务办理一站式、业务结算一卡通和工作网络扁平化的经办服务体系。组建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网络,确保农村社保体系安全运行。到2015年,形成比较完善、保障有力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帮扶救助体系。完善低保、住房、老年人服务等专项求助,进一步完善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适时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发展社会帮扶、社会优扶、临时救助、儿童福利、残疾人救助等社会福利事业,鼓励民间组织、慈善团体参与投入民生事业,形成慈善互助、群众互助新局面。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利。

  (六)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推进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开展简政强镇事权改革, 创新镇(街)级行政管理体制,理顺纵向权责关系,加强镇(街)级财力保障,扩大镇级管理权限,完善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方式。完善城乡平等的就业管理制度和创业政策措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和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综合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水平。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综合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和农民安居乐业。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民安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纾解民困,着力推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使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

  (一)推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调节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着力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推进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发布制度,全面建立与经济发展及物价增长联动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完善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增加从业人员的工资性收入,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保障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通过发展生产、就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失地农民、城市低收入家庭工作就业的能力,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好教育、医疗、 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保证其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保障困难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有效发挥和调动困难群众依靠自己力量改善生活的积极性。

  (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对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传统优势产业的调整升级,扶持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完善城乡统筹就业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或向珠三角地区转移就业。重点强化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废除或取消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就业限制和行政收费,保障城乡劳动力包括外来劳动力平等就业,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平等的就业服务。

  积极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以区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培育扶持创业主体,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放宽创业领域,强化政府职责,全面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等“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快中小企业的生成和发展,吸引优秀人才精英创业,引导本地劳动力草根创业,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实训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城镇就业新的增长点。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和乡镇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将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乡镇。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各类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向农村劳动力开放,实行公平待遇。充分发挥产业转移园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载体作用,建立一批农村劳动力灵活就业基地,加强劳动力市场供求预测和预警制度建设,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动,及时采取对策,促进就业。

  着力构建劳资协调体系。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推动各类企业与职工普遍签订并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欠薪预警机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障执法机构建设,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工作。

  (三)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突出民生民安,加大投入,解决社会事业欠账,实施农民增收工程、城乡安居工程、社会救助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就业安置工程等一批民生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和“一保五难”等问题,把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科学选定实事项目,严格实事办理程序,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立足于能让群众在当年内或在短期内直接得到实惠、从中受益,使为民办实事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确保为民办实事的实效性,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

  (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要求,根据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情况,统筹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城乡学校领导、教师交流和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落实助学政策,努力消除义务教育辍学现象。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优化发展普通高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巩固和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促进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相当,同时要加快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步伐,重点推进普通高中教育集约发展、多元发展、优质发展,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建立起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多模式、多取向、开放型的高中教育新格局。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中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

  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实行以区为主,区、街道(镇)共管,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的管理体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财政投入上努力保障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逐步完善区、镇(街道)、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力争每个街道(镇)拥有1-2所规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校舍和师资举办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师德教育和专业培训,完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努力挖掘和彰显龙湖教育特色,积极打造特色学校,提升龙湖教育的实力和品位。

  (五)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国外资金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元化、适度开放的医疗卫生体系,引进和建设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机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卫生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全面推行新农合定点医院即时补偿制度,逐步扩大受益面,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医疗监管力度,强化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为基础的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强化区医院龙头作用,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和财政制度改革,试行"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索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巩固100%参合率。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建立新农合保障风险调剂金制度,加强新农合保障监管。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实现街道(乡镇)和社区、中心村基本全覆盖,以"20 分钟医疗服务圈"为半径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动卫生行风建设,努力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六)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区级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早日建成龙湖区文化中心。加强城市薄弱地区和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完善和提升、农家书屋和社区居委文化室的覆盖、村居文化广场和文化走廊的扩展,加快健全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力争实现行政村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以继续实施“书香龙湖”为主线,依托设施阵地大力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服务,注重开展好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外来工文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创新文化服务提供方式,健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服务体系。认真做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坚持依法管理文化市场,确保文化市场安全健康有序;坚持开展“扫黄打非”,不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继续发扬"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精神,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创业精神,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创建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文明单位活动力度,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抓好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农村体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市民体质。增强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住宅小区、社区体育娱乐设施配套,初步建立起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三级配套完善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市场开发,发展体育产业。

  (七)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网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八)保障公共安全

  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建立和完善各种预警和应急体系,提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严格安全执法,强化对建筑、危化品、特种设备、学校、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积极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到2015年,亿元 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到0.12,推进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突出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完善灾害救助机制,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完善国防动员组织体系,加强国防动员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着力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社会动员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全社会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多发性犯罪,坚决遏制刑事犯罪高发势头。继续整治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加强出租屋和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责任机制、基层大接访机制、领导包案处理机制、政策解困救助机制、群众信访民意表达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形成条块结合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

  八、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切实深化各领域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消除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健全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增强发展活力、创新活力和机制活力。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向创造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和强化社会管理转变,优化区、镇(街)两级行政运行机制,理顺区、镇(街)职责事权体系,积极推进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改革,规范镇(街)级机构设置,切实扩大镇(街)行政事务的管理和处置权限。建立区、镇(街)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网络,统一政务服务标准,全面推广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网上民政互动、告知承诺及电子政务,进一步推进政务、厂务、村(居)务公开,增强政府服务力、公信力和执行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干部队伍的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府;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程序,健全政府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深化行政问责制度,打造法治政府。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改革,在社会组织、社区管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等领域先行先试,引导社会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参与提供社区服务和公共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创新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推进政府向市场购买公共服务。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倒逼机制、督查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相关工作责任制,出台相关问责办法,提高行政执行力。率先建成有龙湖特色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效能政府。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

  1.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和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逐步推行公益性项目"代建制"和项目法人招标制,对重大项目实行项目公示制,建立咨询评估论证制度、专家评议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效评价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强化重大项目稽查,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

  2、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建立财政资金集中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为基础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区镇(街)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等各项财政改革,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对符合自主创新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和优先采购。改进和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健全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财政资金的支出效果管理。改革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逐步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的完整性、透明度和约束力。

  3、深化价格改革,加强市场监管

  贯彻落实价格宏观调控和刺激扩大内需的价格政策,加大“三农”价格扶持力度。贯彻落实环境资源价格改革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理顺供水体制,加快实施涉农社区自来水供水直抄到户步伐,实行同网同价,降低农村水价。加快推进实施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减少收费项目。继续清理整顿涉及农民负担的各种收费;清理整顿和规范行政机关强制性培训收费,整治中介服务等经营服务性收费,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

  4、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进一步加强粮食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粮食应急预案,逐步完善粮食市场监测和应急供应保障网络。开展粮食流通监管,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加快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涉粮企业巩固与产区的粮食购销协作关系。

  5、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国企改革重组。鼓励民营企业收购、兼并国有、集体企业,加快区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国企改革分级负责、分层推进的责任制度,通过实施以政府为主导来推动,以集团(总)公司为操作平台来运作,以集团(总)公司属下企业为主体来实施的三级联动,切实把加快国企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列入实施破产、“留壳走人”及解散、集中托管或办理工商注销登记等改革形式的企业完成改革。支持、鼓励一批有市场前景及存量资产的企业利用政策优惠推进内部改制。利用前阶段改革余下的资金和从其它渠道筹集资金,完成一批确实无法生存的劣势企业退出和职工安置的任务。依托城市规划,综合运营改制企业的存量资产特别是国有土地资源,筹集资金,逐步解决困扰着我区国企的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进国资监管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性。健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估、考核及奖惩体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三)创造优良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落实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规划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融资机构,建立完善覆盖全区的融资担保、创业辅导、人才培训、市场开拓、技术进步、信息咨询等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强化民营经济发展载体建设,建立民营企业奖励制度,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培育一批民营龙头骨干企业,推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推进和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境外上市融资,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

  加强产学研和科技金融等合作创新,推进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建省级工程研发中心。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构建技术转移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以我区认定为全国首批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区为契机,推动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贯彻实施地方专利法规,加大对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四)健全民主法制建设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高各级机关及干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提高青少年和务工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从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人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保证各级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健全预防腐败各项机制,依纪依法惩治腐败分子。

  

  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合理配置政府权力,建立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规范完善行政决策规则与程序,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政府在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的行政决策行为,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创造性。建立重大决策公示、听证制度,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众参与度。

  

  九、强化重点项目支撑作用

  

  以重大项目支撑科学发展,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制度。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争取开工一批和储备争取一批的要求,收集、整理和培育后续重点项目,认真抓好项目库建设。强化重大项目谋划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产业规划要求,充分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谋划、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建立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的长效监督机制。贯彻落实《龙湖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度》,建立重点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落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加强协调服务和跟踪督促,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发挥重点项目带动作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重点建设项目79项(见附表),涉及工业、商贸、物流、房地产、教育、民政、水利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估算总投资208亿元,“十二五”时期计划投资约17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3项,计划总投资18.8亿元,“十二五”时期投资约11.7亿元;其他项目46项,计划总投资189.2亿元,“十二五”时期投资约164亿元。

  

  十、增强规划实施的机制保障

  

  “十二五”规划纲要是全区未来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各级各部门今后5年的行动纲领。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任务和目标,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要切实提高对中长期规划重要性的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有效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和两镇要围绕规划纲要,认真编制两镇和行业发展规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动规划落实。

  

  加强开展对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在规划执行中期,进行中期评估;在规划执行完成后,进行规划执行情况后评估。强化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建立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预警、跟踪、分析和评估制度,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适时调整政策方向,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加强规划纲要与年度计划目标考核体系的紧密衔接,对于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应予考核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建设项目,督查考核部门要进行层层分解落实,跟踪督查,将其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形成规划纲要逐年落实、动态实施的机制。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