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05-19
汕头市龙湖区政府办公室
汕头市龙湖区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10日在汕头市龙湖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龙湖区人民政府区长柯延鹏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龙湖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一年。这一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1+1+9”工作部署,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紧围绕市委对龙湖最新发展定位要求,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较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列第一,社会各项事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全区共获得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38项。 

  一年来,我们团结一心、克难奋进,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稳增长”为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六稳”工作,加快产业提质升级,形成现代输配电、医药健康、机械装备、电子信息4个超百亿产业集群。制定出台“扶持企业发展20条”“惠企政策50条”,工业投资增速78.8%,为企业减税降费14.3亿元。培育“四上”企业102家,全区“四上”企业总数达988家,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36.7:61.9。新增市场主体8304家,新增超亿元企业3家,上市企业龙湖板块增至18家(主板上市9家)。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新设外商投资项目19个。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凸显潮汕餐饮文化特色的“珠江路美食一条街”。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积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完成龙东产业园和万吉工业区扩容征地近800亩,清理释放各类土地18宗150亩。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2.6亿元,同比增长6.8%;规上工业总产值469.6亿元,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额375.4亿元,增长12%;全区总税收入114.9亿元,占全市比重超三分之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亿元,税收占比76.9%,可比增长15.7%。

  (二)以“双驱动”为引擎,发展动能持续积聚

  坚持走改革创新发展路子,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设立区政府工作部门20个,完成撤镇分设街道工作,全区5个新设街道集中挂牌运作。配合全市“放权强区”工作,主动争取、积极承接200项事权。推进政务服务“1124”模式,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1天,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81%,“最多跑一次”比率99%。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童心同梦”汕港幼教交流列入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重点项目。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进出口总额比增11.4%。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52家,工业技改投资增速78.4%。企业研发经费达6.5亿元,占GDP比重位居全市第一,全区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率41%。完成省实验室龙湖中心挂牌,建设约2.5万平方米的龙湖实验大楼。规划建设新经济产业园,全区科技孵化平台达12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2家。成功举办“1130龙湖创新日”活动,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三)以“迎亚青”为契机,城市建设持续提速

  坚持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驱动,全面提升城区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积极推进“亚青会”场馆建设,全力推进“亚青会”城市环境提升工程,全面优化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灯光夜景和市容市貌。高位谋划龙湖中央商务区,启动高铁站周边3.5平方公里的规划控制和土地管理。积极推进汕北大道、中山路东延、黄河泰山路快速化改造、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等一批重点道路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东厦北路、淮河路、华山路、天山路、韶山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升级改造,打造内畅外通城市路网。华润中心、华银商业综合体、粤东物流新城项目、国瑞医院、口腔医院等35个列入省、市年度计划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117.8亿元,比增30.9%,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70%。精准对标创文“国考”,深入开展“让龙湖更美”活动,治理“两违”近一百万平方米,开展农村自建房超高违建整治和金叶岛违建别墅专项整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首批1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全面启动68个村居468个项目建设。新建和改造公厕60座,升级改造26个农贸市场,建成“四好农村路”13.4公里。全面铺开83个村居“雨污分流”建设工作,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超过65%。如期完成黄厝围沟、龟桥北排渠等黑臭水体整治,完成升平断面(东墩沟上游)污染整治攻坚任务。

  (四)以“惠民生”为根本,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创业就业、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困难救济等群众关切工作,组织实施“十个一批民生实事”,民生八项支出29.7亿元。全面启动教育“登高计划”,推动教育集团化实体化改革,成功认定“广东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加快建设卫生强区,建设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在全市率先开展大肠癌免费筛查和妇女盆腔功能障碍免费筛查等惠民项目。全面打赢登革热防控战。就业创业工作稳步推进,城镇新增就业84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实施“潮菜师傅”和“南粤家政”工程,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2人。妥善处置劳资纠纷,追讨欠薪980多万元,案件办结率近100%。开展精神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发放各类民生救助补助资金4299万元,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100%脱贫出列。成立129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发放各类优抚安置补助金3647.4万元。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公建民营的区福利院即将投入使用,长者呼援服务项目提质升级。“爱乐市民音乐会”文化惠民品牌活动获得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成功打造现代科普体系,全民科学素质绩效考核全市第一,“全国科普日”等活动获中科协、省、市嘉奖。高标准完成年度征兵任务。宗教工作通过中央专项督查。完成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挂牌整治,“两抢”、盗窃同比下降31%和8%,圆满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任务。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五)以“抓落实”为关键,政府效能持续提升

  坚持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带头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出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整改落实。围绕14个方面46项课题,开展“深调研”工作。加强法治龙湖建设,打造一批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35件,政协提案、来信40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完成审计项目10项,处理各种管理不规范资金12.2亿元。全面启用国库电子集中支付,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执行监督。落实“基层减负年”各项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实施细则,推动行政效能提升。龙湖区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连续第22年被评为“殡葬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金园派出所入选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区法律援助处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单位,龙湖年鉴、长者呼援、妇幼保健计生、统计经普等先后获得国家级称号奖项。禁毒、海防打私、法制、物价、粮食、档案、保密、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侨联、工商联、应急管理和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亮点纷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区上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用辛勤追逐梦想,用汗水诠释担当,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优异答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老同志,向公安干警、消防战士,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龙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龙湖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政府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和后劲仍然不足,城市的发展水平、整体功能和对外辐射力依旧不高,涉及长远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不够,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与群众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0年新春伊始,我们迎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严峻斗争中,包括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在内的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支持、鼎力协助,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战疫现场书写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初步得到遏制,全区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事实证明,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强化使命担当,成为“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借此机会,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扑在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以及参与战疫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汕头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龙湖区打造高质量核心城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撑杆一跃”突破之年。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比往年更严峻,今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比往年更艰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特别是随着境外新冠疫情的扩散蔓延,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而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事实,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增多。但总体来讲“危中有机”,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可控的,全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发展为稳定市场信心打下了坚实基础,疫情防控期间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赋能,有力推动传统产业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前期被压抑的消费和投资需求迎来复苏。与此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又带来新的重大机遇,汕头加快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和经济产业基础没有改变。4月初省委书记李希莅汕调研,充分肯定汕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成效,提出要清醒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正视面临的风险挑战,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如期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月29日,市委马文田书记带队到龙湖区调研,充分肯定龙湖各项工作,要求龙湖要为全市发展多作贡献,为全市探索创造先进经验,并对今年各项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省委书记李希、市委书记马文田的讲话,为我们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指明方向、注入强大动力。我们应当把握大局大势、坚定信心决心,乘着汕头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强劲东风,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乘势而上、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干、咬紧牙关干、干成一件是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委书记李希莅汕调研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确保如期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农业总产值增长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年度计划。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必须突出重点、聚焦难点、打通堵点,在以下七个方面精准发力,力争实现新的质的突破。

  (一)聚焦防控形势变化,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上实现突破

  坚定必胜信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落实科学精准防控措施。因应国内外疫情防控新形势,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及时调整完善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重点严防境外输入,做好入境人员转运送达、集中隔离,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措施。用心用情做好湖北返汕务工人员的健康管理,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织密织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网络,细化落实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控措施,教育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防疫情局部爆发流行。全力做好学校防疫工作,重点关注来汕学生、家长动向和身体状况,保障师生在校期间防护用品的供给和储备。

  多措并举推动复工达产。全面落实政策保障,兑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措施,“一企一策”分类指导企业复工达产。落实联系企业直通车制度,有针对性帮助各类企业特别是医疗物资相关生产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扩产增资。强化要素保障,帮助企业拓宽市场、搭建平台,协助解决原材料供应、成本上涨、资金链紧张、订单被取消等问题。加大力度落实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就业补贴政策,联合人力资源机构开设线上网络招聘会,大力推动企业适岗技能培训,千方百计保生产、保订单、保运转、保市场。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多渠道扩大有效投资,创造条件夺回工期,充分发挥项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加快组建卫生应急救治专业技术队伍,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权威疫情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登革热防控,全力阻断登革热传播途径。加强重大疫情舆情管控,加强社区基层疫情防控知识的宣教普及。

  (二)聚焦深化改革开放,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突破

  抓住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契机,旗帜鲜明弘扬特区精神,擦亮新时代经济特区金字招牌,当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和实干家。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实“收权强市、放权强区”,做好市下放事权的承接工作,建立权责清晰、区域均衡的责任体系。积极推动街道事权改革,实行区街居三级治理权责清单制度。加快完成街道机构改革,整合优化基层治理网格,实现“多网合一、一员多能”。推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为新兴产业发展腾空间、让指标。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各项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创造条件支持区属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对外竞争力。

  加快营商环境再造。实施暖企、惠企、护企工程,继续完善挂钩联系企业责任制,深化重点企业落实挂钩服务,当好服务企业发展“店小二”。切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重大平台和网上中介超市建设。对标上级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推动审批落地再提速、监管方式再创新、服务效能再提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办事环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造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和统一监管方式。深化质量强区战略,加快建立智能化监管平台。加快推进综合窗口工作改革,2020年底实现90%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开展营商环境综合评估,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继续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纳税等指标中提升排名。

  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深化与粤港澳经贸合作,复制推广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先进经验,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实现规则平等、权力平等、机会平等。扩大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龙湖的实施范围,从商品和要素的流动逐步转向规则、制度层面、思维方式的流动。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广交会、进博会等平台积极拓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扶持小微外贸企业抱团开拓市场。积极引进“广贸天下”等电商平台落户龙湖,鼓励企业拓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助力汕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三)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突破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用好用活省级高新区牌子,以高端化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峥嵘竞秀。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积极服务实验室科研团队及科研项目进驻,形成空间集聚型创新高地。加大力度发展新经济,完善龙湖化学化工实验室建设。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数字赋能和5G应用,实现“龙湖制造”向“龙湖智造”跃升,探索建设5G体验馆。支持企业产学研投入,研究出台科技创新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科技重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培育一批研发基础好、知识产权多、行业带动性强的创新示范企业。

  高标准打造省级高新区。积极筹建龙湖高新区管委会,探索建立高效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充分运用省级高新区政策红利,构建“两区五园”发展格局。加快园区扩容,年度计划新征园区土地1600亩,收储园区土地1000亩,解决企业用地难问题。加快龙东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外砂启动区土地一级开发及挂牌上市,万吉工业区万石渔五片区、新溪启动区征地实现突破。开展精准招商、大项目招商和全产业链招商,用好用活土地出让权限下放政策,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产业项目落户,大力招引一批战略型、总部型优质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益。加快园区“二次开发”,加快整治低效用地和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旧厂房“工改工”和企业增资扩产。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全面提升省级高新区整体功能和对外形象。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两化”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培育经济新动能。加快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生物医药、化工塑料、机械设备、电子信息等重点特色产业智能化发展,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支持五矿智慧园区建设,支持仙乐健康、佰林电气、龙湖科技等公司改扩建项目,支持超声集团开展印制板和触摸屏技术改造。加快华润中心、正大万客隆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加快潮汕文化创意园、289新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网络经济、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四)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在城区品质形象上实现突破

  抢抓“双核+双副中心”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围绕亚青会做好市容美化、生态绿化、交通优化、违建清拆等工作,全面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核心城区。

  推进交通设施提升工程。全力服务汕头高铁站枢纽一体化工程,如期完成汕汕铁路龙湖段征地拆迁,为高铁建设创造无障碍施工环境。全力推进汕北大道(龙湖段)建设,加快推动潮汕大桥、中阳大道、昆仑山路等一批主干道建设,打通中心城区对外通道。配合开展金鸿公路、汕汾路等国、省道品质提升工程,配合推进海湾隧道建设,继续推动黄山路、津河路、嵩山北路等一批主次干道建设,加快第二批12条市政道路黑底化建设,全面提升路网通联水平。

  推进城区环境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龙湖中央商务区,推进高铁站周边3.5平方公里的规划控制和土地管理,与华侨试验区形成联动效应。以“绣花功夫”持续深化公园广场、步道绿化等“微改造”,推进“亚青会”品质提升项目建设,加快正大体育馆、火车站等场馆周边环境提升,实施龙湖沟、新河沟、星湖沟两侧绿化带改造提升,在全市率先打造“还绿于民、还路于人、还景于城”示范点。实施妈屿岛改造整治提升行动,高起点打造汕头内海湾母亲岛。深化新津河“一河两岸”13.8公里堤岸景观提升工程。加快提升城区智能化水平,全面推进智能交通、智慧商圈、智慧物流、智慧社区等应用,推动商务楼宇、公共区域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中心城区9个机械停车楼和地下井筒车库项目建设,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

  推进城市管理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创文强管工作,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全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动”,集中解决中心城区突出的交通乱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动陈厝合等城中村综合整治。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制,强化“六小行业”规范管理。探索实行“五长制”,设立街长、路长、院长、楼长和片长,加大文明社区和文明楼道创建力度。加强市容巡查和综合执法,突出整治占道经营、占路为市等违法违章现象。深化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争取完成2座以上垃圾压缩站建设,选址建设建筑垃圾收纳场。以金霞街道为试点,年底前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五)聚焦乡村振兴发展,在打赢三大攻坚战实现突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确保如期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集中力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快83个自然村雨污分流系统项目建设,争取5月底前基本实现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今年完成全部68个美丽乡村的创建任务。加快“四好农村路” 项目建设,完成全区18公里砂土路改造。加快“厕所革命”18个在建项目建设,加快外砂新溪片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创造条件补齐涉农片区道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发展短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申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头雁工程”,建立农村技工人才培育基地,以人才培养反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文明乡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将今年精准脱贫的工作重点放在巩固成果、建立机制上,做好教育扶贫、社会保险、低保兜底“三保障”政策,健全减少贫困和防止返贫保障体系。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导向,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力度。扎实做好脱贫攻坚考核验收,严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不摘”。确保高质量稳定脱贫,提前谋划好2020年后扶贫开发工作。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确保完成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约束性指标,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集中攻坚升平断面水体水质稳定达标,确保辖区黑臭水体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启动鸥汀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动上蓬围涝沟渠系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力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推动新津河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6月底前全面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持续开展“散乱污”场所整治,加快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专项整治,加强施工工地、道路扬尘精细化管控。全面铺开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提升土壤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监管执法,全力打击重污染企业,坚决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标本兼治推进污染防治。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推动农村“三资”管理公开透明规范化运行。大力防范金融风险,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非法集资以及互联网金融领域违法犯罪,配合做好邮储银行涉众风险处置工作。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落实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深化“僵尸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理顺“留壳走人”企业和困难企业后续安置工作问题。

  (六)聚焦民生民安福祉,在共建共治共享上实现突破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兜住民生保障底线,扎实推进“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系列培育工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打造教育医疗文化高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继续实施教育“登高行动计划”,抓好教育集团实体化试点,强化教学科研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学前教育板块,做好市属2所公办幼儿园移交后融合提升。加快推进林百欣附小、经纬小学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建设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择址新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龙湖区产前诊断中心。重点推进珠池医院医疗综合大楼项目建设,加快中心医院、中医院、国瑞医院、市皮肤病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和远程医疗“一站会诊”试点,在龙湖医院、珠池医院打造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全覆盖。加快建设龙湖博物馆,推进龙湖图书馆扩建升级。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深入挖掘自然村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全民理想信念教育。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民生工程,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异地务工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0.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力争全区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以上,参保人数达7.5万人。全力做好城乡医保征缴扩面工作,深入推进药品集团采购改革,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养和护理制度,全力做好孤儿、残疾人、未成年人、困境儿童等重点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工作。拓展居家“智慧养老”模式,加快促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确保区福利院顺畅运营,推动长者呼援公益志愿服务平台品牌。

  扎实推进平安龙湖建设。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将各种渗透、破坏分裂活动扼杀在摇篮中。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打深打透、除恶务尽。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盗抢骗、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推进平安建设。深化全民普法教育,开展多形式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在各街道培育打造“枫桥经验”示范点。强化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高度关注化解“问题楼盘”不稳定因素,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守安全发展红线,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七)聚焦政府自身建设,在治理能力水平上实现突破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府履职全过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法治化水平。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各级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并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全面提高履职能力,深化简政放权,落实闭环管理,实时跟踪问效,确保工作落细落实。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深化“七五”普法,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细化“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全面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自觉接受内外监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力办好人大议案、政协提案。

  全力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岗双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巡视整改工作,对照巡视发现问题清单逐一整改销号,做好巡视整改的“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审计工作全覆盖,加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加大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力度,强力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肩负新的使命担当。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核心城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决夺取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