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 助力新津高质量发展
2024-07-10
汕头市龙湖区新津街道
汕头市龙湖区新津街道办事处

  为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市、区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深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新津街道多措并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一、坚持文化惠民,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新津街道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立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在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深耕中华文化传承、拓宽公共文化空间等方面上下功夫,不断加大优质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力度。

  (一)推动文艺精品创作,“走新”又“走心”。街道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举办“津河风华——新津街道文艺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邀请汕头文艺界内多名摄影家、美术家、作家、书法家等文艺工作者齐聚新津,615日、25日、28日分三批次到金凤古榕树主题公园、万里碧道新津段、龙湖区党史学习馆、珠江路美食街、新津河特大桥工改工项目现场、汕头站新建项目展厅以及多家企业车间等处实地探访观摩“跨界合作”开展景观文化、经济产业、人文艺术、基础建设等类别的采风写生活动,深入挖掘文化精品,以多样化文艺形式围绕百千万工程展现新津风貌、叙说新津故事,将一幅幅贴近生活、内涵丰富的作品送到群众手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文化大餐”。

  (二)深耕中华文化传承,“有声”又“有色”。街道鼓励各社区、群众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弘扬英歌舞、潮剧、锣鼓标旗等潮汕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工夫茶、非遗印章镌刻等潮汕传统文化技艺,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研习活动,活跃地方文化氛围。例如举办“正月迎老爷”“闹元宵”民俗活动、“非遗宝藏来串门”《潮汕粿文化》《非遗印章镌刻技艺》《潮汕工夫茶》系列活动、主播茶艺师免费技能培训活动等。

  (三)拓宽公共文化空间,“见行”更“见效”。街道辖区内建有龙湖区图书馆新津街道分馆、龙湖区图书馆香域水岸社区服务点、泰安合胜广场合胜书店、24小时“陈厝合市场•自助书柜流动点”等文化书屋,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多元化阅读服务;建有新津公园、金凤古榕树主题公园、金港街心花园、东龙公园等绿美生态小公园,配备凉亭座椅、健身步道、运动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等多样化休闲文体设施,并不定期开展节庆活动、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为周边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推进融合发展,打造新津文旅名片

  新津街道在推动镇域经济提质、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优化、基层治理提升、环境卫生美化等重点任务的同时加快与特色旅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推动辖区文旅产业提质升级,进一步擦亮新津名片,奋力书写”“”“文章。

  持续优化美食街特色品牌产业轴建设,兼顾“烟火气”与“文化味”。近年来,街道以珠江路美食街荣获粤东地区首条“广东省粤菜美食街”为契机,围绕“高铁+美食+文化+旅游”的品牌打造理念,从美食街的人行步道、指示牌、宣传栏、灯箱、墙体、井盖、商户门面等处入手进行统一的视觉设计,融合潮流3D立体墙绘、潮汕特色美食及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元素,搭配夜市灯光秀工程和户外音响氛围渲染,赋予美食街动态、朝气、时尚等多重观感,大幅提升旅客的游玩体验,并辐射带动周边餐饮业、服务业等蓬勃发展。2024年上半年,街道整体限上住餐业销售额同比增速30%以上,其中国潮文旅酒店、龙盛沈记餐饮店从一众网红店中脱颖而出,持续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销售额增速超过250%

  (二)抓紧抓实典型村打造提升,以“小切口”撬动“大发展”。街道立足各涉农社区的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大对典型村打造提升工作的指导帮扶力度,抓好挖掘文化资源、提升人居环境等各项工作,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例如指导金凤社区充分挖掘、收集、利用炎帝庙民俗文化广场、陈氏宗祠、施氏宗祠等文化资源,全力打造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精品以及特色品牌,并坚持净化绿化美化“三步走”,做深“美”的文章,努力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三)精心服务红色课堂建设,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旅游“火”起来。龙湖区党史学习课堂是街道辖区内重要的红色资源学习教育场地。街道为盘活党史学习课堂红色资源,吸引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不断优化党史学习课堂的软硬件配置,例如上线党史学习教育“有声图书馆”、配备智能机器人讲解员等,增添了党史学习的便利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另一方面,持续加强讲解员培训管理,融入时事不断优化讲解内容,为游客们提供内容丰富、好学易懂的讲解服务。今年来街道共提供53场次、1096人次的参观接待和党史学习教育服务,通过数字体验系统,延伸虚拟展陈空间,让游客们以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其中,了解党史、铭记党史、以史为鉴,传承发扬红色精神

  接下来,新津街道将继续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精神感召力量和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百千万工程”建设新动能,助力新津高质量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