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2019-06-06
区文化馆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潮汕人,可以称之为崇尚多神的族群。据潮汕民俗网统计,在潮汕地区林林总总数百座庙宇中,可以归结为34类神明先贤。如孔庙、天后宫、关帝庙、陆公祠、三山国王等等,祭拜万世师表孔子、济世救难的林默娘、忠义勇信的关羽、南宋丞相陆秀夫,还有韩文公祠、忠贤祠等。这些祭拜对象许多都是历史人物,有的为潮汕百姓或历史文化做过贡献的官吏、将帅,他们故去之后被老百姓请入祠庙祭拜供奉,由人转变为神。这当中既有历朝历代皇帝敕封晋位,树为典范,也有百姓民间自愿捐建祠庙供奉祭拜者。在龙湖区鸥汀、官埭界内的数座被当地人称之为“地头爷”的三山国王庙内,除主奉三山国王这三尊地方保护神之后,还供奉有巡抚、总督爷。

  今人许多不明这两位老爷为何许人?

  笔者曾到鸥汀界内的三山国王庙内问过前来祭拜的老妇人:“巡抚总督爷是何方神仙?”有的答曰:“伊人是地头爷。”或曰:“都是神,会保俺平安。”我们不能责怪这些老者迷信,见到神就叩头求拜,更不要嘲笑她们不清楚这两位神明就是清初为解除朝廷迁界徙民禁令,不怕肝脑涂地,冒死进谏,为民请命的广东巡抚王来任和两广总督周有德。其实乡间老人除拜神求平安之外,更有深层次地体现潮人重礼教,尊圣贤的民族特质。今人应敬仰当初拓建三山国王庙时,主张将王、周两公请进祠宇的人。他们对于那些能体察民情,福泽乡邦的官吏是非常崇敬的,以至于将其牌位请进祠庙,供后人供奉,以期后代勿忘先贤之恩德。

  翻开清代史料,我们就能清楚“迁界”之事的缘由:原来清廷入主中原以后,乃遭到南方各地反清志士的拼死抵抗。特别是拥有强大水师的郑成功更是清政府的心头之患。清廷多次遣人前去招降,均遭郑成功的断然拒绝。自顺治十年至十五年(1653—1658),郑军多次攻打沿海诸城,战火殃及民众。其中顺治十四年“鸥汀惨案”就是其中一例。清皇帝顺治于十二年(1655)同意兵部议复浙闽总督奏“沿海省份应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的建议,实施禁海令。

  翌年六月,清廷发布了《申严海禁敕諭》,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用大陆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违禁者,无论军民,一律斩首;文武官员有失职者,从重治罪。清廷禁海的目的是通过断绝海上贸易往来,阻塞大陆物资的出海渠道,使郑氏集团失去大陆货源和军品供应。但禁海令实施数年,收效甚微。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的水师浩浩荡荡开进长江,攻陷江南重镇镇江,直逼江宁(南京),朝野震惊。清户科给事中王启祚提出坚壁清野的建议。

  顺治十八年(1661)五月,朝廷派平南王尚可喜、总督李栖凤巡察沿海各地后,于十二月再颁《严禁通海敕谕》。著令界外居民一律内迁50里。

  康熙元年(1662)二月,副都统科尔坤、兵部侍郎介山到广东推行迁界令,沿海的钦州、合浦、石城、遂溪、海康、徐闻、吴川、茂名、电白、阳江、恩平、开平、新宁、新会、香山、东莞、新安、归善、海丰、惠来、潮阳、揭阳、澄海、饶平等二十四州县均在迁界之列。随后在“东越饶平大城所上里尾,西越钦州防城的沿边划界”,于高处建炮台和报警烟墩,每隔二十里设一营盘,驻兵戍守。遇有越界者,即发烟示警,左右合围,予以捕杀。在界外地区不准人民居住,房屋全部拆毁,田地不准耕种,不准出海捕鱼,凡越出界者立斩。

  康熙二年(1663),朝廷再令潮属沿海所有民迁入内地,其房屋全部被拆,船舟毁沉。故世世代代以渔为生、以船为居的民,自从改变了两栖生活方式,转为农耕生活。

  此次迁界徙民事件,潮属边民被强行迁入距海岸50里,整个南澳岛居民全部迁入揭阳县,成为荒岛;海阳县(今潮安县及湘桥区)划至东凤、江东、磷溪南部;潮阳县划至砂埔、峡山一带;揭阳县迁划至池美、桃山;饶平县迁到隆都;惠来县迁界至隆井、龙江等地。澄海县只存苏湾一点地方,康熙五年(1666),连苏湾都也被划入迁界之列。至此,澄海建制撤消,县地并入海阳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