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妈祖大爱精神 凝聚海内外发展力量——妈屿天后古庙及娘娘石像简介
2018-10-29
汕头市龙湖区珠池街道妈屿社区
汕头市龙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妈屿“天后古庙”,俗称妈祖宫,共2座。老妈祖宫创于公元1271年至1368年,1620年南澳镇副总兵何斌臣拓新重建妈祖庙,是清嘉庆元年(1796)香火传到台湾新竹县穹林乡五和宫(天后宫)之祖庙。新妈祖宫创于1851年至1861年,1928年由汕头市总商会发动扩建,1983年再次重新修建妈祖宫。妈屿岛民古今以渔为生,他们为求得出海谋生平安,多奉请妈祖护佑,当年岛上不少海外华侨因受生活所逼,远渡东南亚也均信奉妈祖祈求平安,妈祖宫一直以来是周边群众和海外华侨敬奉的重要民间信仰场所。  

  汕头作为著名侨乡,海外华侨带有浓厚的情怀,看到妈祖宫年久失修,破旧不堪,要求对原址作为修缮。妈祖宫作为主要敬奉场所,为留住海外华侨的乡愁,连结海外华侨乡情乡谊,1994年妈宫理事会筹资23万元,新加坡华侨捐资35万元,共筹集58万元,由汕头市工艺美术学校设计,聘请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丰源石制场精心刻造,大小108块石雕砌成的天后古庙娘娘石雕像(高10米、基座2米,共高12米)。石像位于妈祖宫南侧100多米处,面朝大海,象征着欲放飞的108只和平鸽,祈求汕头港风平浪静、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妈祖宫范围内的娘娘石像设立25年来,始终坚持5个“从来没有”:从来没有收取一分钱门票,完全公益、免费;从来没有设置功德箱,不收取信众钱财;从来没有开展宗教活动,不请任何宗教人士前来做法会、法事;从来没有摆摊设点,没有求神问卜,搞迷信活动;从来没有烧高香、大香。日常工作由妈屿社区妈祖宫理事会、热心老人组管理,树立大型石碑警示牌,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抵制烧高香,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心灵环保。  

  妈屿位于汕头市的出海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妈祖宫是连结海外华侨乡情乡谊、记住乡愁的重要桥梁,2013年5月由中共汕头市委统战部、市文联指导,市民宗局、区民宗局、珠池街道办事处主办,潮汕妈祖文化促进会、妈屿岛社区居委会承办,汕头海外联谊会等单位协办,我市隆重举办了汕头市首届妈祖文化节活动,众多华侨和台湾同胞参加,彰显了汕头在海上丝绸之路开拓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为妈祖信仰的弘扬和妈祖精神的发扬光大再续薪火,弘扬中国梦的主旋律,为响应中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为我市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进一步凝聚海内外的正能量,为建设美丽幸福汕头再立新功。妈祖文化、娘娘石像所蕴含的利他、奉献、大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相一致。至今,每年都有大批海外侨胞,专程从世界各地到此瞻仰,汕头妈屿天后古庙及娘娘塑像,已成为千千万万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财富。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