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
2019-06-05
汕头市龙湖区地方志办公室
汕头市龙湖区人民政府网站

  证果寺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社区证果寺路。1994年10月,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证果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1406),有600年的历史,是市区唯一明代敕封古寺。该寺初名崇福庵,历经沧桑,嘉靖四十四年(1565) 被朝廷敇封为“证果禅寺”。曾于清康熙八年(1669) 重新修建。康熙五十四年(1715)、乾隆五十八年(1793)、民国十二年(1923) 重修。寺内有600年树龄的菩提古树和般若泉古井一口。1988年2月,证果寺由法师释圆彻主持筹备复建。1997年竣工,2001年11月4日,举行隆重开光典礼。该寺具一定规模,它坐北向南,呈长方形,通进深71.7米,通面宽24.9米,占地面积达1800平方米。由中轴线从外向内依次是山门、华藏法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设有消灾堂、报恩堂、伽蓝殿、地藏殿、观音阁、客堂、五观堂、方丈室、僧舍等。

  腾辉塔  又称蓬洲塔、鸥汀塔,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社区塔围内一横东侧。1988年11月19日,被列为汕头市文化保护单位。腾辉塔于乾隆三年(1738) 由澄海县鸥汀乡人,翰林院检讨辛昌五等筹建。为贝灰砂混合夯筑的风水塔。塔门向北,现残高15.66米,占地面积20平方米,塔身为六角形,外观分为7层,塔内为空心,每层6面均开有拱形小窗,1耀3层的塔墙基座厚约1米,作为坚实底座,每层之间原铺设木板,顶层为5层空心小塔。外观形成塔上加塔形状。1918年,受地震影响,塔上小塔已严重倾斜,塔身有裂痕,至今尚未修复。

  鸥汀天后宫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下社区北畔中街。初建于明天启壬戌年(1622),坐东北向西南,庙面宽13.1米,进深12.25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康熙丁巳年(1677)、乾隆甲寅年(1794) 11月先后重修。该庙为三进连体格局,外墙为砖石结构,内为石木柱梁屋架,举架间的金木雕饰保持原状,屋顶为潮式嵌瓷,外埕有2根船桅式旗杆,庙右侧与福德祠相连接。天后宫石匾为乾隆乙卯年(1795)的牌匾,其背面刻有重建碑记。1990年、2002年,由当地善信集资重修。1995年6月,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点。

  妈屿天后古庙  分老宫、新宫两座,位于龙湖区珠池街道妈屿社区中部北侧山坡。两座古庙均坐东北向西南,为三进连结建筑格局。老宫初建于元代,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清咸丰十一年(1861)和民国十七年(1928) 均有改建扩建,1992年重修。面宽17.4米,进深13.4米,建筑面积232平方米,老宫前设有祭台、戏台和天公拜亭。新宫位于老宫南面山坡下30米处,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1944年,受台风袭击坍塌,1992年重修。通面宽17.65米、进深14米,建筑面积247平方米。新宫门口的两根雕龙石柱和石狮及栏杆小石狮为古庙的原物。庙东侧有石碑刻4通,其中2通为清代古石碑。1988年11月,两座天后古庙一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后陆续扩建山门、亭榭、雕塑等构筑物,形成占约3200平方米的妈祖文化景区。

  妈屿龙王宫  位于龙湖区珠池街道妈屿社区赤埠路一横。坐西北向东南,面宽9.75米,进深11.5米,建筑面积112平方米,为一庭院一主庙二进砖木结构。庭院左右分别为龙井、虎井,屋顶有嵌瓷浮雕。清咸丰八年(1858),由妈屿岛上的商家捐资998银元兴建。后因自然灾害及年久失修而荒废。1988年,由旅居新加坡华侨张德法带头,有108位海外侨胞及当地善信共捐10万余元在原址上重建,1989年11月竣工。庙内供奉高约1米的海龙王及夫人彩色木雕像两尊。金港韦陀爷庙位于龙湖区新津街道金港社区金港街南二横宫前,建于清道光丁未年(1847),历年均有修缮。1969年,该庙遭“七二八”台风海潮袭击而坍塌,1992年重建。该庙坐西北朝东南,面宽5.4米,进深7.3米,建筑面积37.73平方米,单体硬山顶建筑,灰砖墙体,木屋架。庙内有1992年重建的石刻碑。庙外设有四柱拜亭,钢凝结构,黄色亭屋顶。庙内主祀韦陀菩萨,村民视为该乡的保护神。自清末起每年正月举行祭祀活动。

  金港龙尾爷庙  位于龙湖区新津街道金港社区金港街南二横宫前,建于清道光戊申年(1848)。1969年,被强台风摧毁而坍塌,1992年由当地善信捐资,与相邻的韦陀爷庙一起重建。该庙坐西北朝东南,面宽4.5米,进深6.92米,建筑面积31.14平方米,单体硬山顶砖木结构,外设有钢凝结构的拜亭。庙石匾“龙尾爷庙”为古匾。庙外左侧有1992年立的一通石碑刻,规格为180伊66伊18厘米。庙内供奉龙尾爷及夫人像。金港龙尾爷庙是当地善信求签问卦的神庙。

  官埭纪氏大宗祠  位于龙湖区龙祥街道洋滨社区。建于乾隆初年。1985年归还当地纪氏后裔。1997年重修。该祠坐南朝北,面宽18.5米,进深36米,占地面积540平方米。为三进两天井两伙巷的潮式祠宇建筑格局,内为石木柱梁结构。门外置两石鼓,大门两侧墙上有“銮英教子”、“纪信扶汉”、“晓岚辅清”、“元宠入潮”等4幅纪氏四个历史故事的嵌瓷浮雕;二进为拜亭,三进为主祠“报本堂”,主奉潮汕纪姓先祖纪恩(1246耀1317),祠前有约800平方米大埕,置两旗墩,两侧有4棵榕树,其中2棵是300多年树龄的古榕,祠前左伙巷口有水井1口。

  官埭上帝庙  位于龙湖区龙祥街道泰龙社区中心街官埭寨门内。初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庚辰年(1880)和1916年重修。1998年重建。小庙坐北向南,面宽3.88米,进深6.13米,占地面积50平方米。小庙为砖石墙体,石木柱梁,屋顶有精美嵌瓷,庙外钢筋水泥结构拜亭与庙相连。主祀玄天上帝。庙正面朝官埭头村老寨门,寨门内左侧寨墙有石碑刻2通,其中1通为光绪庚辰年立,另1通为民国丙辰年立的重修上帝庙碑刻。

  泰龙纪氏宗祠  位于龙湖区龙祥街道泰龙社区中心街16号。重修于清光绪癸未年(1883),坐西南向东北,祠面宽15.4米,进深20.8米,建筑面积321平方米。该祠为二进三开间格局,石林主梁,夯土墙体。一进门庭为硬山顶,二进主祠“佑启堂”为7架前后廊格局,祠外埕有照壁1处。该祠是官埭纪氏二房的祖祠,建于清康熙年间,嘉庆二十四年(1819)、光绪九年(1883) 均有重修。现因年久失修,残破严重。祠内有“佑启堂”石碑刻1通,主要记载官埭纪氏第八世祖于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 至清光绪癸未年(1883)第二十四祖,历十六代世祖的名字。

  官埭纪氏祖祠  位于龙湖区龙祥街道泰龙社区树下巷3号,建于清乾隆乙亥年(1755)。坐西北向东南,面宽16.8米,进深20.5米,建筑面积273平方米。该祠为二进三开间格局。整座祠堂均为石木梁柱,贝灰夯土墙体,一进大门为硬山顶,屋脊有双凤朝牡丹崁瓷;二进主祠名“孝思堂”,为7架前廊结构,举架木雕饰依存。左侧伙巷内有古井1口,祠外有大埕150平方米。该祠是龙湖区官埭、洋滨一带纪姓的祖祠。1995年,归还纪姓族人。

  洋边国王庙  位于龙湖区龙祥街道洋滨社区洋滨肉菜市场后侧,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耀1510)。坐东向西,单体建筑,面宽8.5米,进深6.2米,建筑面积50平方米,外墙白色,正面绘制两幅古代文武官员群像画。庙前装置铁架雨棚,庙左侧有福德祠小庙及重建的石刻碑,记载有清初海禁和复展事件。该庙是龙湖地数座三山国王庙中年代最早的神庙,内供奉三山国王之二王爷及夫人像。

  辛氏大宗祠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社区辛厝巷永兴街88号。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建,乾隆四十四年(1779) 重建。该祠坐北向南,祠面宽16米,通进深42米,建筑面积672平方米。该祠为三进三开间两天井的祠堂。一进门庭为三门硬山顶结构,二进中庭为七架前后廊,三进主厅为九架前廊。祠内屋架、穿斗木雕花饰基本完好。天井左右两廊有的石碑刻8通。

  五座祠  是鸥汀李氏的宗祠(因五座相连,当地人称“五座祠”),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社区大树下巷上段,建于清代。坐东南朝西北,祠面宽17米,通进深81米,占地1446.7平方米,建筑面积524.2平方米。分别由门庭、英毅公祠、牌坊、中庭、印亭、主祠及后花园、两侧伙巷连为完整的大庭院,是龙湖地域占地面积最大的祠堂。

  鸥汀张氏宗祠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社区大树下巷5号,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光绪乙亥年(1875) 重修。20世纪80年代归还张氏后裔。1992年,修缮。该祠坐东南向西北,面宽18.8米,进深41.8米,占地785.8平方米,建筑面积414平方米。鸥汀张氏宗祠是三进三开间两伙巷建筑格局,砖石墙体、石木柱梁结构。一进为硬山顶石板墙体,二进为7架前后廊结构,三进为9架前廊结构。两伙巷的房间在土改时分给当地住户,伙巷底处有水井2口。祠内有重修碑记,记录建祠年代及张氏辈序。

  李氏蓬祖祠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社区东巷16号,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坐西北向东南,面宽17.3米,进深22米,占地面积380平方米。这是昔时鸥汀乡李氏的房祠(子祠)。民国年间曾作为该乡李姓族人的私塾,名“拓基小学”。该祠堂门庭共有12屏石刻浮雕,是初建原物,其工艺精美且保存完好,当地人称该祠为“公仔祠”。祠匾为阴刻古石匾,梁架木雕等保存完好。

  鸥汀寨北定门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社区溪墘巷口。北定门为双重回形寨门,寨门为南北走向,占地25平方米。因地面增高,现存门墙2.4米。寨门左侧有一座残高3.1米的方形更楼。早在明代初年,位于韩江下游的鸥汀背寨,由于受倭寇、海盗及邻乡的扰患,村民自发建寨。至明隆庆二年(1568)鸥汀人与澄海人林道乾对抗,该城寨被毁。尔后,鸥汀人再建城寨以自卫,取名“鸥汀背寨”,是当时韩江下游四大寨之一。清顺治十四年(1657)十一月,鸥汀背寨被郑成功率兵攻破。康熙七年(1668) 重建,其寨城周围600丈、高1.4丈,分别设有“东安”、“西宁”、“南薰”、“北定”4个寨门,设有水师营寨驻防。该寨历时200余年,1942年,沦陷时城墙被日伪拆毁。1950年,部分寨门因年久失修而拆除。现存“北定门”和张厝的“北平门”两处。

  鸥汀公王庙  属三山国王庙,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社区溪墘巷口。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1992年,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单体建筑,庙面宽9.7米,进深14米,建筑面积136平方米。因该庙外饰为红色墙壁,故当地人称之为“红宫”。该庙为三进连体结构,内供奉三山国王的三王爷和夫人像,两侧另供奉天后圣母、注生娘娘、巡抚和总督爷(即清代康熙年间的巡抚王来任和两广总督周有德)。庙内有左右各有小天井(称龙虎井),石木柱梁,举架金木雕基本保存完好,右侧墙上镶有同治四年的古碑刻1通,记载十年一灯首的议事章程及当年题捐人名录。

  鸥汀李氏大宗祠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社区蓬鸥中学内。坐东北向西南,建于清代。祠面宽17米,进深38.3米,建筑面积651平方米。三进硬山顶祠宇格局,一进为三门五开间,正门门匾“李氏大宗祠”,左右门匾各写上“盘根裕荫”、“奕叶垂芳”;二进为三开间十一架两廊;三进构架与二进相同而比前座台高40厘米。三进之间均有天井。其柱梁为石木构架,墙体均为贝灰夯筑。根据其建筑形制及构件推测,该祠应建于清初期,是鸥汀一带李姓的大宗祠。清末曾作为鸥汀乡李氏私塾。1912年,开设蓬鸥高等小学。1945年,为县立蓬鸥初级中学。现该祠作为蓬鸥中学的图书馆、音乐室、体育器材室等教学用房。现祠内除部分金木雕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坏,大部分保存完好。

  横城古庙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下社区南畔东街,为三山国王神庙,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北向南,庙面宽12.8米,进深14.2米,面积155平方米。该庙内为三进相连的砖木结构,内为石木柱梁,举架间的木雕刻基本保留原状,庙外正面墙体由瓷砖装饰,庙旁有福德祠小庙1座。供奉三山国王中的二王爷和二尊夫人像,当地人称“二王爷庙”。1994年,由当地善信捐资修复。

  准清庵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下社区西畔斋堂巷5号,坐西北朝东南,庵门朝东,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分别由天王殿、圆通宝殿、客堂及6小间附属房间构成。准清庵于明末清初(约1640耀1650) 由本乡林玉莲所创,原名“斋堂”。至乾隆五年(1740) 由潮安县庵埠准提庵尼师释福龙倡修并定名“准清庵”,后历年均有修建。1987年,由释长庆尼师驻锡,历时7年重建该庵,至1994年建成,同年1月20日举行落成开观典礼。其中天王殿面宽12.4米,进深8.3米;圆通宝殿为歇山顶三开间结构,四周回廊、前后台级,面宽16.6米,进深12.2米,清代庙宇建筑风格。这是市区建寺年代较早的庵堂。

  南薰古庙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下社区南畔中街,是一座三山国王庙,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戊戌年(1838) 重修。1989年,再次重修。坐西向东,庙宽8.9米,进深9.9米,建筑面积95平方米,三进连体砖木结构建筑。庙内为石木柱梁构架,左右分别有小天井。庙内供奉三尊国王及一尊国王夫人塑像,两旁供奉着舍人爷、天后圣母、双忠圣爷、巡抚、总督。外观为红色瓷砖墙体,古庙左侧连结有福德祠。现该庙门匾上有“南薰古庙”古石匾一方,石匾背面有“恩覃乘木”四字,落款为“道光戊戌年夏月殻旦立,沐恩治子许功宏敬酬”。

  鸥汀林氏华祖祠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下社区南畔中街33号,初建年代为清后期。坐东北向西南,祠面宽21米,进深21.5米,占地面积451平方米。该祠为二进三开间潮汕祠堂格局,石木柱梁构架。一进为单门硬山顶,石匾“林氏华祖祠”五字,墙上有浮雕彩屏画6幅;二进主祠为7架前后廊结构,举架间的木雕花饰已不存在。左伙巷有房间5间,祠前外埕310平方米。2000年以来,潮州林氏宗亲为纪念先祖林巽,在该祠设立“汕头市潮州前八贤林巽墓园理事会”,作为专议林巽墓园筹建之事。

  鸥汀西宁桥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下社区西宁街。建于清乾隆甲辰年(1784),是一座三孔小石桥。桥长19.5米,宽1.9米,两端桥墩由石板加贝灰砂夯筑,桥跨梁是由4条宽约0.5米,厚约0.3米,长6.3米的花岗岩石条筑成。桥墩与引桥连为一体,各有8级台阶,每级宽1.9米,长0.5米耀0.8米不等。两端桥墩下各有宽约1.2米的方形桥孔,其深度因积淤泥而不明。沟渠原是一条清澈的“北畔溪”,现为泄洪沟渠。现桥东侧有石碑1通刻有数十当地捐建信士的名字及捐资数量,为乾隆甲辰年,该石碑高1.25米、宽0.61米、厚0.2米,现立于桥东侧。

  鸥汀国王古庙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下社区北畔西街。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咸丰三年(1853)重修。2000年再次重修。坐东南朝西北,庙面宽10.5米,进深15.1米,建筑面积158平方米,三进相连三开间格局石木柱梁构架。屋脊有双龙夺宝及花鸟人物故事嵌瓷,门额“国王古庙”古石匾,刻有“乾隆壬戌年夏月吉日镌”。

  鸥汀许氏宗祠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下社区南畔中街青砖祠巷,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康熙四十七年重建、1936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祠面宽15米,通进深27.4米,占地面积411平方米。宗祠为三进三开间单檐硬山顶,依次为门庭、天井、印亭连接主祠,祠左右为伙巷,祠堂前有阔埕。门额古石牌匾“许氏宗祠”。大门口有石鼓一对,左侧伙巷有古井一口。门庭有贝灰阴刻书法6屏,是1936年重修时鸥汀乡贤许之翰手书。20世纪90年代归还许氏族人。

  龙美陈氏家庙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龙美社区沿江街中段,建于明末崇祯年间。清代曾有修复。民国二十九年(1940) 修缮。坐西南向东北,门面宽27米,进深26.2米,占地面积708平方米。该祠为三进硬山顶三开间两伙巷明代祠堂建筑格局,为潮汕传统“双佩剑”建筑形制,二进印亭(即拜亭)与三进主祠相连,主祠为9架前后廊石木柱梁结构,祠内木雕花饰基本完好。左伙巷有房间2间及花圃,右伙巷有5间。

  旧地北帝圣庙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旧地社区元兴二横街口,建于清嘉庆戊辰(1808)。20世纪80年代由当地村民集资修建。2000年重修。坐西南向东北,庙面宽4.96米,进深8.4米,建筑面积41.66平方米。为潮式二进连体硬山顶庙宇。庙脊有双凤朝牡丹嵌瓷浮雕,外观为红墙绿瓦。庙内主奉玄天上帝,以及李爷公、赵爷公诸神。其中“北帝圣庙”古香炉的“左耳”顶部已残损,留下“庆戊辰年”4字。自建庙至今一直由原渔洲五社(今旧地、新地、流美、溪西、铁洲)民众所供奉。

  万石陈氏家庙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万石社区南来街中段,建于明末。咸丰九年重修。坐北向南,祠面宽15.7米,进深22.1米,建筑面积347平方米。陈氏家庙是万石的陈氏祖祠,二进三开间硬山顶祠宇建筑结构。一进门庭置石鼓1对,石筑墙体,有四屏泥塑浮画彩屏,门匾“陈氏家庙”为阳刻石匾,进门悬光上有1986年重挂的“进士”二字木制牌匾,落款“嘉靖甲辰二甲进士陈昌言”。主祠“思成堂”为石木柱梁,举架间金添木雕基本保存完好,祠内有清咸丰九年重修时立下“庙约”1通。祠堂外面有三山门牌坊,牌匾正面“木本水源”,背面“世济其美”的阴刻石匾。

  鸥汀七圣庙  原名七圣夫人庙,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陈厝寨社区宫桥头。坐东西向西南,庙面宽11.4米,进深13.9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该庙为三进相连三开间建筑格局,庙内为石木柱梁构架,举架间为金漆木雕。初建年代不详,清初嘉庆十九年(1814)、咸丰八年(1858)、光绪十八年(1892) 均有重修。1985年重修。该庙祭祀的七圣夫人相传是“海上女神”妈祖麾下的七个圣夫人,属民间保护神。庙内有光绪十六年木质神位牌匾1块、石刻碑记9通,其中4通为清代古碑刻。该庙供奉七圣夫人为文、武夫人塑像各七尊。

  陈厝寨旧址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陈厝寨社区内,建设年代为清代。据原汕头市郊区文史资料记载:陈厝寨村位于汕头市区东北侧。元代延祐年间(约1314耀1320),陈氏四世祖陈平斋自潮州磷溪到此创乡。后有佘、郭、翁、吴等姓氏相继移居于此,从事围垦种植。随着子孙蕃衍,逐步形成村落。全村以陈姓居多并筑有村寨而得名,是一处典型的古民居聚落址。原古寨东南围墙已不存在,当地居民已向寨南方位扩建民居,使原寨形状无法测定。该寨南北约260米,东西约300米。该寨西侧仍保留有一段贝灰夯筑的古寨墙,长95米,高3.8米,保存较好。村寨内保存有多处寨门及巷道闸门、更楼。寨外古榕多棵,沟渠碧池环绕。

  陈氏俊祖祠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陈厝寨社区大园街2号,约建于清代中期。坐东北向西南,面宽12.5米,纵深17.5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为二进硬山顶石木柱梁结构,建设年代因祠内没有留下可考的实物资料。其祠堂的形制保留清代的格局。是该村寨陈氏的房祠,其祠内石木雕饰部分损毁,一进门庭的墙体灰泥塑壁画是晚清时期的工艺。其石刻匾“陈氏俊祖祠”为阳刻行楷字体。20世纪80年代归还当地陈氏族人。1986年重修,祠堂基本保留原貌。

  东畔甘泉古井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陈厝寨社区后溪池东畔井头巷。初建年代约清道光年间。该井为方形石井,深3.9米,井口由两级石块垒砌,井台高35厘米,井口外径长93厘米、宽85厘米,内径长60厘米、宽50厘米。当地人称“香泉井”。据了解,龙湖区渔洲一带有古井7口,皆称“香泉井”,其中3口已干枯废弃,3口已改变原状,唯后溪池东畔井口巷这口古井至今仍保存完好,井水清澈可饮用。

  鸥汀佘氏家庙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蔡社社区上佘街,建于清康熙年间。坐东北向西南,祠面宽21.5米,进深42.7米,占地面积918平方米,为三进三开间、二伙巷祠宇格局。一进为单门三叠硬山顶结构,二、三进为九架前后廊结构,石木建筑构架,红梁绿桷,举架间有麒麟、文官人物等木雕饰,有清代文官家庙特点。建筑年代没有文字及碑文可考。据悉,该祠是先祖佘志贞(1643耀?原名佘艳雪) 在朝廷任职后所建。

  鸥上陈氏简祖祠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居委大池西北面。坐北向南,祠堂门匾上书“陈氏简祖祠”。该祠为二进结构,系清代祠宇建筑,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祠前为一大埕,面积300平方米。陈氏简祖祠为宗祠、房祠之外的子祠(私祠)。该祠于1993年修建。

  蓬沙书院与方公讲院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林厝村文祠路头,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坐西南向东北,通面宽33.1米,总进深65.7米,占地面积2174平方米,为四进三天井两巷两排厢房组成。两院为砖石及贝灰夯土墙体,石木柱梁结构,一进门庭为二叠歇山顶三门结构,门口有24幅浮石雕饰,二、三进均为九架前后廊结构,四进与天井、后花园单独成院落,并在西侧另开大门,匾额有“方公讲院”四字。在中庭院落左右伙巷各设有16间小书房。两院是清同治年间潮州总兵方耀倡建。2000年,澄海市公布为文保单位。

  名贤公祠(王天性纪念馆)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林厝村中兴街85号,建于清康熙年间。坐南向北,祠面宽22.6米,进深32.6米,占地780平方米,为二进三开间硬山顶祠宇格局,一进为三门,中门有“名贤王公祠”石匾,左右两门分别有“清风劲节”、“代有闻人”石匾,二进为七架前后廊石木柱梁构架,现设为纪念展厅,内有王天性泥塑坐像和生平介绍,展馆对外开放。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原金砂乡民众为纪念王天性的功绩,曾在蓬中村口建怀德祠以祀之。清康熙后期择现址重建,咸丰四年(1854) 被官兵烧毁。同治、光绪年间重建。1994年,归还王氏后人并着手重修,重修时加挂“王天性纪念馆”牌。2000年,被澄海市列为文保单位。

  王氏小宗祠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林厝村王厝二巷口,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坐北向南,祠面宽19.85米,进深22.4米,建筑面积443平方米,为潮式单佩剑建筑格局,一进为硬山顶砖石墙体,石刻浮雕屏画12幅,牌匾“王氏小宗祠”字样;二进拜亭与三进大厅(怀远堂) 相连,为9架前后廊结构。右伙巷有侧房7间,其格局与王氏大宗祠相对称。道光二十七年(1847) 重修。咸丰二年(1852)因王氏族人王兴顺,在当地组织抗粮反清活动,咸丰四年(1854)被清廷派兵镇压,该祠被烧毁。同治元年(1862) 重建,同治九年(1870),潮州总兵方耀在外砂办“积案”时实行清乡,该祠再次被毁。后历年均有修复。现基本保留清代建筑风格。王氏小宗祠是外砂王氏开基祖王坦的二房祖祠,因与王氏大宗祠同坐而称“小宗祠”。

  木坑圣庙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华埠村北大街文化广场前,重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坐南朝北,庙面宽9.3米,进深14.7米,建筑面积136平方米,单体三进相连硬山顶格局,石柱木梁结构,一进为五架前后廊,二进为五架无廊,三进为七架前后廊,举架间的木雕花饰基本完好。该庙初建于明代,清康熙、嘉庆年间重建或重修。1996年重修。该庙供奉封为木坑圣王介子推及三山国王等。庙内有2通重建碑记,其中嘉庆十二年(1807) 碑记记载该庙自康熙之前曾毁于兵燹,“靖边禁海”展复后有过修建。该碑记还记录有田地租银用于庙祭等事项,对研究潮汕地区在清初“靖边禁海”事件有参考价值。

  王氏大宗祠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李厝村王厝大巷口。坐北向南,祠面宽14.8米,进深22.4米,建筑面积432平方米。该祠为潮式单佩剑建筑格局,一进为双叠檐硬山顶石墙单门结构,门楼有6幅阴刻重修庙记石刻,二进拜亭与三进大厅相连,祠左伙巷设7个小厅房。据王氏大宗祠重修纪略载:该祠初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后历经战火及自然灾害,于明万历、清康熙、咸丰、同治及民国年间均有修建。1999年重修。

  外砂玄帝古庙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李厝村庙前路口,重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坐北向南,面宽10.9米,进深13米,建筑面积130平方米。该庙为三进连体三开间格局,外墙为夯土加石框架,内为石木柱梁,举架间的金木雕除传统的狮、人物、花卉之外,还有鹤、蟹等金木雕饰,而且两边木雕图案不对称,工艺精美。该庙初建年代不详。据庙前乾隆二十六年重建碑记载:玄帝古庙年代久远,昔时地处滨海的金砂乡(今外砂新溪一带)常有海寇作乱。由于玄帝显威,使海寇不敢进犯。清初闽粤沿海实施“靖边禁海”后,地处沿海的澄海县金砂乡变成无人区,使该庙倒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乾隆二十六(1761)和嘉庆二年(1797) 均有重建,并立有重建碑刻。

  蓬中谢氏宗祠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蓬中村宏远路8号,建于明万历年间,重建于乾隆六年(1741)。坐南向北,祠面宽36.2米,进深22.15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谢氏宗祠是潮式传统的双佩剑建筑格局,主体建筑为三进三开间砖石墙体,石木柱梁结构。一进为三门双叠硬山顶结构,二进拜亭连结三进大厅,祠左右伙巷各有厅房5间,祠前有麒麟照壁。后历年均有修建,并立有碑记。民国年间在该祠办学,名曰“竞智学校”,1949年以后更名为“蓬中学校”,1991年,归还当地谢氏,1997年祠堂重修。

  外砂关帝庙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蓬中村溪乾路中段。坐西南朝东北,庙宽12.3米,进深20.4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为三进三开间单伙巷的“单佩剑”格局。一进门庭为石墙有浮雕花鸟16屏,盘龙石柱屋顶黄色瓦楞,镶有嵌瓷双龙戏珠,二进拜亭与三进主殿相连,三进主殿为9架前后廊石木结构。该庙建于明代(具体不详),初建时为一小庙,名曰“武庙”,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嘉庆二十四年(1819) 均有重修。1993年,当地善信捐资130万元进行全面修复。主殿“协天宝殿”内主奉关帝,其左右供奉关平太子和周仓元帅。庙内有清康熙、嘉庆年间重修石碑刻2通。庙左后角墙外有水井1口。

  长寿庵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东溪村大堤旁。庵门坐北向南,通面宽22.8米,通进深41.9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庵内设有弥勒殿、韦陀殿、大雄宝殿及其他僧舍斋堂10余间,古井2口,其中1口保存原状,石碑5通(其中3通为古碑,石匾1通)。该庵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时由任澄海知县王岱捐建。康熙末年由澄海知县刘琦龄拨款重建,后因地震倒塌而废。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僧人本乾募集善款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毁。1984年,释又智法师重返庵寺,在海内外善信捐助下,历经8年重修长寿庵。

  富东福德祠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东溪村大堤旁,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坐北向南,小庙宽3.4米,深3.4米,建筑面积仅10平方米,外围占地面积42.8平方米,是龙湖区域现存较早的福德祠之一。外砂镇富砂一带昔年是韩江下游的浮沙洲,当地人以浮砂称之。因“浮”字不雅而书写为“富”字,称“富砂乡”。至明代中期,随着人口增多,村落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社,富东即今东溪村。清顺治十二年(1655)清廷在闽粤沿海一带实行“靖边禁海”,将边民内迁50里。富砂乡当属内迁之列。至康熙八年在王来任、周有德等重臣的力奏下,朝廷方下令“复展”,迁民方陆续回迁。至康熙十六年(1677),富东村在王姓乡绅倡议下,在外砂河堤旁建起这座福德祠,其石匾“富东福德祠”的“富”字顶少了一点,其意为“富不封顶”。该祠于咸丰丙辰年(1856) 重修,内有石碑刻2通。

  南社王氏家庙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南社村南畔路头。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道光二十四年(1844)、咸丰十年(1860)、民国十一年(1922) 曾修复。不久因海飓横肆,坍塌成墟,直至2000年才全面重修。现该祠坐东北向西南,祠宽20.4米,进深29.3米,占地面积597平方米,为二进三开间建筑格局,一进为硬山顶,门外置石鼓1对,主祠“孝恩堂”为九架前后廊,石木柱梁,基本保留清代宗祠的建筑风格。祠前开阔,有古榕2株、旗墩2处和麒麟照墙,并保存有清光绪年间纸本《潮州王氏族谱》。

  富砂古庙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青年路富砂村南门外,初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石柱开头及柱基础造型推定为明末清初。1992年重建,2002年重修。该庙坐西北向东南,单体三开间建筑,庙面宽11.3米,进深8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石木柱梁结构。该庙主祀元天上帝及三山国王,内有矩形四面雕刻的观音浮雕石一块,规格为54伊52伊80厘米;另一块相同规格石雕为菩萨像,置于庙外新建的小亭中央。据当地村干部介绍,该古庙由来已久,因年久失修而坍塌,1992年重建。其石雕佛像来源不详,当地人称之为“飞来佛”和“四面佛”。2002年,重修古庙时,将菩萨石雕翻新并贴金,而观音石雕仍保留原状。

  外砂沈氏大宗祠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富砂村富北路头,重修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坐东南向西北,祠面宽17.2米,进深22.7米,建筑面积390平方米,占地面积476平方米,现保留清中期建筑形制。该祠一进门庭有光绪二十八年重修时留下的重修碑记共6方。主祠“诒燕堂”为9架前后廊,左侧回廊有乾隆及光绪年间重修的古碑刻2通。初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和光绪均有修复。民国年间作为富砂乡沈氏私塾“景峻学校”,日伪时期学校改称“十四保学校”,1949年后作为村学校及生产队址,1979年,归还沈氏后裔。1992年和2002年均有重修。

  凤窖天后庙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凤窖村居乐阳西路。建于清嘉庆年间,1923年重修,1982年由凤窖村侨居海外乡亲捐资重建,1993年有重修。坐东北向西南,通面宽16.25米,进深14.5米,建筑面积235平方米。该庙为三进连体石木柱梁结构,二进拜亭为五架后廊,三进为七架前后廊结构,拜亭左右为龙虎井,庙左厢房为福德祠,庙前现置有铁棚用于祭祀,庙内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本乡开复玉带溪的《凤窖乡开复玉带溪碑记》1通。该庙的文物价值在于凤窖玉带溪碑记,是记载清中期凤窖村民自发兴修水利的历史文献。

  新溪太子古庙  位于龙湖区新溪镇北中村新围墘,初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坐东北向西南,庙面宽21米,进深10米,建筑面积210平方米。该庙为三开间三进连体两伙巷的潮汕传统庙宇结构,庙内为石木柱梁架构,木雕花饰简单,左右伙巷各有古井1口,庙外埕占地近2000平方米,正面设有露天戏台,周围有12个平房,形成较完整的祭拜场所。太子古庙主祀元天上帝,太子老爷(即哪吒)和将军老爷。1988年,由当地善信捐资在原址重建该庙,重建碑刻9通。它是新溪镇现存唯一的一座古庙。

  鸥汀文祠  原名鸥汀文昌祠、蓬鸥书院,该祠是由原任广西浔州府同知后告老回乡的袁温和鸥汀寨主陈君谔等于明朝万历年间(约1606耀1619),在鸥汀背寨内捐建,以祀文昌帝君及设立私塾,并买田园阿公合(本乡一处土名)等598亩,铺地150间,作为求学和祭祀费用。文祠招收蓬洲都弟子就学,对于年在12耀20岁的贫寒子弟就学,不收学费及书籍文具费。

  到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文祠学子、翰林院编修佘志贞(渔洲人)、新贵县县令李国拣等重修了前大门、中正殿及坐东南向西北的后魁星楼。楼中堂祀文昌、魁星,两边的房屋为庑业生的书舍。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前邑宰王振统与进士谢国史(赤窖人)、李永锡(金砂人)、郭绍宗,举人张士柱、石国英,生员张霍等,重新构造东西两边的房屋,用来祀袁温及陈君谔等先辈,并增置房屋20余间作为诸生童学习的地方。

  至嘉庆十九年(1814) 知县李书吉带头捐出自己的薪俸,率领绅士重修,又为它清理祠田。乡人长宁教谕张宇,为这次重修题写了《重修鸥汀文祠记》。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澄海县奉命设立官学。假借鸥汀文昌祠,县城樊公祠、南洋文昌祠、冠山书院、蓬洲文昌祠5处设立学馆。乾隆年间官学停办。

  嘉庆十九年(1814),澄海知县李书吉率领各地绅士,重修鸥汀文祠、景韩祠前义学旧址、县城冯公祠、苏湾文昌祠、南洋两院祠、苏北文祠,并在这6处设立义塾。到光绪三十年(1904) 以后,义学归并入学堂。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为小学。鸥汀文祠义塾改为蓬鸥高等小学。

  文祠旧址,历300余年,经历台风、地震的破坏,1949年以前已开始倒塌,可惜毁于失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部坍尽,夷为菜园,乡民建为住房。

  金凤陈氏宗祠  位于龙湖区新津街道金凤社区乐安街金凤段,1926年重建。坐西向东,祠面宽27.2米,进深29.71米,占地面积811平方米,建筑形制为潮汕“双佩剑”祠堂格局。一进置三门,二进主祠“同德堂”为7架前后廊结构。后包及右伙巷为近年修复的房间。祠屋顶嵌瓷简单,木架雕饰为平雕。门前设有铁栏栅,祠埕约360平方米。清代中期,陈氏先人由潮安庵埠迁至澄海下蓬古莲寮(今新津街道金凤社区) 创乡,至今传十余代。陈氏宗祠原为坐北朝西,初建年代不详,1918年,潮汕发生7.2级地震之后,祠堂坍塌,1926年重建。1949年前祠内设置陈氏私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下蓬辛厝寮学校,至20世纪80年代初,宗祠归还当地陈氏族人。

  鸥汀蔡氏宗祠  位于龙湖区鸥汀街道蔡社社区中心街四巷7耀8号之间,建于1918年。坐东南向西北,面阔14.8米,进深23.7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该祠为二进三开间格局,一进为三门,置石鼓,二进为九架前后廊格局。该祠原为潮汕“双佩剑”建筑格局。蔡氏宗祠虽为传统潮汕宗祠建筑风格,但祠内的门窗花饰有明显的民国时期特点,其泥塑屏画中有一屏人物男着长衫马褂,女穿对襟短装、烫发等时尚装束,甚至上半身裸露出双乳,神情暧昧。这是龙湖区祠堂建筑中具有民国初年民俗特点的潮式宗祠。

  外砂深祖家塾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林厝村高厝巷3号,建于1922年。是一处潮汕传统“双佩剑”建筑特色的私家宅院,主宅坐南向北,通面宽27.7米,通进深38.4米,占地面积约1162平方米。石木柱梁结构,贝灰夯筑墙体。其门匾“深祖家塾”字体圆润有力,无题款,门匾背面“兰桂腾芳”四字为清末大书法家童大年手书。宅院共有厅房40间,其中左右伙巷的后房间为两层亭阁式构建物,并附带阳台,是潮汕传统双佩剑建筑形制中所罕见。其门庭正门两侧贴有西式彩砖,部分窗页是西式百叶窗扇,使该宅院更显中西合璧的风格。宅院内部的金木雕饰、贝灰浮雕花饰工艺精美,且保存基本完好。宅院前庭原为书斋,名曰“联璧小筑”。

  外砂高氏宗祠  位于龙湖区外砂镇林厝村中兴街头,建于1922年。坐南向北,祠面宽12米,纵深20.3米,占地面积243平方米。该祠一进为墙围开单门,二进拜亭与主祠相连,主祠为七架后廊三开间格局,石木柱梁结构。该祠初建时作为当地高氏的宗祠并开设私塾,日伪时期被占用作上蓬区警察所。1949年后,该址作为澄海县上蓬区政府、供销社址。1992年,归还高氏裔人。2003年,有修建。门匾“高氏宗祠”四字为阳刻楷书,系清末官僚、近代诗人、书法家郑孝胥(1860耀1938)的手书,石匾背面“承先启后”四字为阴刻,为清初澄海县令王岱手书。两块石匾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