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连彬、吴景璇、陈堉佳、林斯丹、王晓霞、林伟宽、陈奕成、谢琼晖、林伟俊、王奕璇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我局主办,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及各街道协办,情况答复如下:
一、健全部门间协同机制、推动信息数据共享
《龙湖区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工作方案》明确规定,民政部门承担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牵头统筹职责,教育、住建、人社、残联等部门根据职责落实分工,部门间应加强配合,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工作。
一是推动实现社会救助信息化。我区完善社会救助部门协同机制,统筹推进救助政策衔接、救助信息共享、救助资源整合。依托广东大救助信息平台,完善政务数据共享机制,做好信息安全维护工作。健全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推进全流程信息化,促进社会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社会救助申请、办理、查询等全流程在线办理。推行提交户口簿(身份证)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委托书“一证一书”即可申请社会救助做法。构建社会救助“互联网+监管”体系,依托大数据强化跟踪监测,实现事前准入监管、事中预警提醒和事后处罚监管。
二是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规范使用信息系统开展核对工作,确保社会救助申请对象全部经过信息化核对。加快实现民政系统内部涉及婚姻、殡葬等信息互通共享;加大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度,推动不动产登记、银行存款、公积金养老金缴纳、市场主体登记、死亡等信息比对;完善异地协同查询调查机制,及时办理外地发来的入户调查协查请求。
三是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依托低收入人口监测信息平台,主动获取困难群众救助线索和诉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依托低收入人口监测信息平台实施综合救助,执行低收入人口多维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对低收入人口监测系统中赋分结果为红、橙、黄、蓝等颜色信号的4档预警等级,街道分别于3、5、7、10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核查,核实家庭经济状况,链接前端实地查访核实和后端精准及时救助,协助困难群众提出申请,实现对困难群众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加强各部门间信息共享,每季度开展一次数据比对筛查。符合基本生活救助条件的,由区民政局按程序办理;符合专项救助条件的,及时推送信息,由相关部门根据职责提供其他专项社会救助或者帮扶,形成救助帮扶合力。
四是建立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将走访、发现需要救助困难群
众列为村(社区)“两委”和社工站重要工作内容。加强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范畴。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各民政服务机构求助热线,及时处理求助信息。同时加强分类动态管理。对社会救助对象进行定期核查,对特困人员、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低保家庭,每年核查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低保对象主动申报家庭经济发生变化,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可按原保障金额延长发放6个月。
二、开展多形式宣传,提高救助政策知晓度
我区多形式多举措加强救助政策宣传工作,消除群众政策盲点,提高救助政策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和覆盖面,使救助政策深入人心。
一是推动宣传方式守正创新。区政府主要领导撰写理论文章《守护成长“未”你而来》及拍摄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宣讲视频,参加省民政厅举办的“书记县长话未保”活动,并先后被国家、省市重要媒体刊载,引起良好社会反响。区民政局依托合胜影城举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播种计划”—龙湖区关爱未成年人红色经典电影展播活动,结合“六·一”国际儿童节和“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工作月”,从2022年6月1日起今,每月放映2至4场爱国主义电影,组织区内在校学生及社会机构特殊儿童免费观看,共免费组织5000多人次观看红色经典电影,营造关爱儿童健康成长良好氛围。今年6月,我区在新津街道陈厝合片区开展“百千万工程服务先锋行”主题党日活动,各部门组织党员志愿先锋队在东新文化广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灯谜竞猜、法律援助、义医义诊、就业招聘、长者服务和长者、妇女儿童、残疾人政策宣传等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尽享便民服务。同时,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党支部为长者提供公益上门服务;区残联依托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借助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及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等常规业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宣传有关残疾人教育、康复、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宣传扶残助残典型,让更多的人了解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意义及内涵,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是充分发挥“双百”社工等专业队伍作用。我区现有现有在职“双百工程”社工136名,实现了社工服务站(点)全覆盖。落实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社工等立足街道,深入村(社区),零距离为困难群众提供政策宣传等专业服务。通过加强社会救助业务培训、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宣传水平及服务质量。支持社工服务机构承接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评估、建档访视、需求分析等事务,鼓励引导以社会救助为主的服务机构按一定比例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全年我区各社工站累计走访2631人次,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建立服务档案1159户,协助落实相关政策福利数5293人,开展个案服务30个,举办社区宣传活动80场次,培育社区志愿者180人,链接社会慈善资源53.4192万元,协助推动解决社区事务51项,助力基层治理。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龙湖区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及社工薪酬待遇标准》。明确社工薪酬待遇。先期整合人员首次聘任后,其薪酬待遇低于现有工资水平的,按现有工资水平待遇执行;高于现有工资水平的,按聘任后的薪酬待遇执行。督促街道制订社工聘用工作方案,及时对符合条件的社工晋聘。鼓励有条件的街道适当提高社工待遇,如新海街道为每位社工发放每月500元的其他补贴。加强日常对各街道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街道不发生拖欠社工薪酬情况。
三是促进社会救助领域志愿宣传服务发展。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支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开展在积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队伍深入到各街道、社区、养老机构、学校等单位开展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困难家庭、关爱老年人疾病患者、禁毒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推动设立街道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建设一批规范化志愿服务记录示范窗口,加强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发挥志愿服务在汇聚社会资源、帮扶困难群众、保护弱势群体、传递社会关爱等方面积极作用。
三、创新帮扶模式,用心用情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
区民政局方面:一是推动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对低保、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对象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和相应专项社会救助。对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实施必要专项社会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以及临时遇困、生活无着人员,给予急难社会救助。对遭遇自然灾害的,给予受灾人员救助;实施多形式社会救助方式。如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实施“党建+社会救助”模式。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对象中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探视、照料服务,发展“物质+服务”救助方式。依托大救助平台加强信息比对,定期走访辖区住户,及时识别可能陷入贫困境遇的家庭,完善“主动发现+报告”机制。二是用足政策工具,创新开展救助专项行动。过去一年,联合区妇联开展无劳动力单亲困难母亲帮扶专项行动,共为30户(67人)无劳动力单亲困难母亲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11.63万元;开展全区登记失业困难家庭保障工作专项行动,至今年共为16户(41人)登记失业低保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7.2万元;为进一步加大对我区外来务工困难家庭的救助帮扶力度,取消户籍地限制,打破户籍壁垒,联合区妇联等单位开展关爱帮扶外来务工困难家庭行动。对全区22户(99人次)外来务工困难家庭进行临时救助,共发放救助金163832元。三是完成龙湖区长者呼援公益志愿服务平台提升建设项目。嵌入龙湖区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龙湖养老幸福圈”展示区等。提升长者呼援服务至4.0版本,将低保、特困老年人服务对象范围从70周岁以上降至60周岁以上及将60周岁以上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纳入服务范围,提供24小时8大类“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从“人找服务”转变为“服务找人”,平台每2个月至少电话问候平台老年人1次,每个月至少为平台老年人办好事实事2000件。以龙湖区长者呼援项目为样板,全市“汕头呼援通”推广现场会在龙湖区召开,“汕头呼援通”作为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在全市推广。目前平台在线服务老年人14039人,志愿公益服务队伍332人,全年累计提供各类服务约13万次,惠及万个以上家庭。在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中,“汕头呼援通”项目获得全票“满意”,充分肯定该项目的实施成效。四是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区慈善总会开展“春节慈善情暖万家”“中秋慈善济困”“慈善助学”“慈善文化进校园”“免费发放‘爱心餐’”“敬老百叟宴”系列慈善公益活动,还联合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等单位举办“2022年广东福彩社工行动大爱有声慰问送关怀情暖浓人心”活动,扩大慈善公益事业受益面,增强慈善机构影响力和美誉度。区慈善总会获得中国社会组织最高级别5A级评定,是全市各区县唯一获5A级慈善总会。近日,区慈善总会与我区两家长者食堂续签爱心餐供餐协议,设立供餐点每天免费发放盒饭,供困难外来工、新业态务工人员等自主到点免费领取。一年来累计支出善款近15万元,发放盒饭近1.5万个,被汕头新闻等媒体广泛宣传。龙湖区关爱善堂福利会切实发挥好我市唯一慈善超市在接收社会捐助、实施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区民政局近期支出24万元向其购买200份“爱心购物卡”发放全区200户困难群众。
区人社局方面:一是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分级帮扶。建立就业困难人员管理台账,实行分类管理、分级服务。一是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引导作用,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多渠道就业。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2023年1至7月,区人社局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92名;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2人;核发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25人次11.31万元;一般性岗位补贴13人次2.42万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37人次46.14万元。二是对未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精准就业帮扶。今年,区人社局通过广东省集中式人力资源一体化系统查询尚未就业的已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2名,对此类人员全部开展Ⅱ级帮扶,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百城人才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精准就业服务,针对有就业意向的困难人员,利用平台丰富的企业资源库,结合就业困难人员求职意愿,提供所在地由近及远、薪酬福利由高至低精准筛选匹配,推送合适岗位。二是强化脱贫人口就业帮扶。一方面,根据各级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做好就业帮扶工作。2023年以来,区人社局会同扶贫部门,加强就业帮扶,对就业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和脱贫不稳定户中的有劳动能力人口,进行一对一就业跟踪帮扶服务。2023年2月,根据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关于协助做好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的函》,区人社局认真做好龙湖区辖区9名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并建立帮扶台账。另一方面,落实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脱贫人口就业。今年2月,区人社局制定了《关于报送2023年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的通知》印发到相关街道,要求各街道安排街道人社部门主动对接乡村振兴部门,落实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做好排查工作,根据就业困难人员和脱贫人口情况,制定本街道2023年度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及时上区人社局。2023年新溪、新海、外砂街道计划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4个,吸纳脱贫人口和就业困难人员21名,目前区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在岗脱贫人口41名。今年区人社局发放社保补贴10人次3.87万元,公益性岗位社保个人缴费补贴8人次1.57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11人次9.46万元,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20人次10.32万元。
区教育局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严格落实《广东省教育厅等十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的通知》(粤教基〔2022〕31号)文件精神,区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多途径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控辍保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营造适龄残疾未成年人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求各中小学校严格落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的国家规定。为确保具备学习条件的重度残疾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区教育局于2023年8月28日转发《2023-2024年度汕头市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实施方案》通知,同时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3年秋季学期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3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费补助工作的通知》等通知,杜绝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现象发生。三是要求各中小学校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工作。通过资助政策宣传主题班会活动、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在9月15日前向学校提出补助资金申请,按规定办理相关申请手续。特别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推送的困难学生和可查询的原建档立卡学生,学校主动组织相关学生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相应资助。学校受理申请后,在9月20日前完成核实、评审(认定)工作。评审结果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在校公示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于9月25日前更新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确保学生资助信息真实准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区住建局方面:一是城镇住房救助对象落实情况。区住建局会同各相关部门积极对我区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进行调整,并报送区住房保障领导小组审定印发;组织开展2023年度第一批公租房申请工作,受理11户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租房审核工作;积极对接市住建局做好租赁补贴申请引导工作,向各街道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汕头市市本级公租房实物配租工作动员的通知》,组织动员符合条件的对象积极申请租赁补贴。二是农村住房救助对象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根据各街道摸查农村低收入群体及返贫监测对象危房改造需求,我局积极委托市房屋鉴定所开展危房鉴定改造,并申请获得上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9万元,截至目前今年度2户农村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均已竣工,正在开展竣工验收工作。三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落实情况。为进一步解决青年人、新市民等群体居住难题,今年以来区住建局积极推进龙湖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翠英庄)项目27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施工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正负零及地上六层,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500万元;同时,积极推进龙湖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万吉工业区)项目前期进展,完成用地性质调整工作、用地划拨及前期初步设计审查等工作。
区残联方面:一是对残疾儿童进行助学补助。区残联目前实行学前助学、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子女就学补助以及南粤扶残助学工程等残疾人助学补助政策,切实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有效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每年为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子女就学提供助学补助约200名。二是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服务。对6周岁以内的残疾儿童在残联定点机构接受康复的进行免费抢救性康复服务。目前,龙湖区有8个定点残童康复服务机构,其中公办机构2个,民办机构6个,2023年提供学位416个。省内户籍可以享受每人每年20000元的补助,市内户籍可以享受每人每年30800元的补助。为进一步减轻大龄残童康复的家庭负担,龙湖区在保持现有康复服务举措下,将残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扩大到7-15周岁,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目前,全市仅龙湖区有对7-15周岁大龄残童康复给予补助。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阶段来,我区在提高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水平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但救助管理的手段、方式方法与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多部门信息数据共享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还有不足,数字化建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救助政策宣传中“质”与“量”的平衡把握还不到位;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政策落实还不够及时精准,分层分类精准精细服务仍需优化;困难家庭中特殊群体排查救助帮扶长效保障和长期服务救助机制不够健全;“一老一小”等基本社会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等。这些问题和短板,既有长期积累形成的,也有随着形势变化而凸显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努力不够的问题。
一要坚决落实“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的要求,发挥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作用,加快政策衔接、资源统筹,盯住盯紧困难群体,下大力气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要持续优化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社会救助方式,完善部门间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息核对和共享规则,扩大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加大对低收入人口监测力度,加强预警、核查,提高主动发现能力,及时将符合条件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加强对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的专项救助,全面落实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政策,做好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继续落实各街道、各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深入推进困难家庭中特殊群体排查救助专项行动,抓好孤儿、残疾人、未成年人、困境儿童等重点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工作,根据特殊困难人员不同状况,制定个性化救治救助措施。要健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联系群众机制,经常性开展入户走访,协助帮助解决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要组织动员基层干部、村级组织、社会救助协理员、社会工作者等,通过上门入户、电话视频、远程监测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辖区困难群众生活状况,重点关注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低保边缘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暂不符合低保条件但存在一定困难的群众以及经救助后自身发展能力仍不足的困难群众,提高主动发现、应急处置和快速救助能力。通过常态化数据比对开展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及时发现预警重点人群中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准确提供相应救助,将低收入人口“人找政策、单一救助”变为“政策找人、综合施救”。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等困难群众咨询求助渠道,做到及时受理、依法处理、迅速回应合理诉求。
三要持续完善特殊群体服务保障制度,加强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困难老人、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福利保障,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协同开展残疾人介入关爱专项行动,不断编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切实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融合行动,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和融入社会。
四要继续完善服务新龙湖人系列措施,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和汕头龙湖APP建设“新龙湖人服务平台”。设置办事服务、大厅服务、便民服务、便民查询、特色服务五大功能模块,涉及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就业招聘、法律援助、维权渠道、关爱帮扶、文化服务、幸福养老等30多项民生服务,并提供各类便民查询地图,让新龙湖人办事更便捷、生活更暖心。
五要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加强动态管理,每月进行1次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如实将就业跟踪情况记录在工作台账中;要认真履行控辍保学职责,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台账,真正把控辍保学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位学生,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继续“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理念,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进度构建新时期龙湖区保障性住房体系;持续推进“两不愁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任务,组织各相关街道常态化开展危房排查、信息比对和危房认定改造、筹措资金等工作;扎实做好公租房常态化配租管理,稳定既有区属公租房房源,有效统筹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六要持续开拓慈善工作的服务领域,不断创新各类公益项目、慈善品牌,结合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等活动,在巩固已有的慈善资源基础上,注重创新募捐形式和途径,吸引更多的捐赠者参与各种慈善项目;要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华慈善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倡导“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展示慈善成果、激发慈善热情,带动更多的人向上向善,推动龙湖区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扩大慈善公益事业受益面,增强慈善机构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多方筹措慈善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带动更多热心人士支持参与慈善事业,充实慈善力量,让关爱充盈人心、溢满社会;要发挥村(社区)一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由于慈善个人和企业更热衷于对具体困难对象的具体需求提供帮扶,要及时主动对接辖区有意愿有实力的慈善力量,帮助辖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难题。
汕头市龙湖区民政局
2023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