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材料丢了三十多年,没想到在档案馆保存得这么完好,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近日,陈先生在档案馆查阅到的档案资料通过社保部门的审核,顺利拿到了退休待遇。
此前,他因原工作过的企业破产,无法提供工作履历证明,影响到退休手续的办理。针对这一问题,汕头市档案馆系统梳理馆藏破产企业档案目录,帮助陈先生查找到其1986年至1992年间在某企业工作的工资发放记录、顶职证明、调资审批单等29份关键档案材料。 今年以来,汕头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将破解群众“查档难”作为推动民生实事重点项目,纳入到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统一部署中,以档案服务“小切口”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列出群众“查档难”清单 “由于档案资源分级管理、档案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档案查询服务存在查档时间长、群众跑腿多、档案查不到等问题,给企业、群众办事带来不便。”在日常监督中,“查档难”引起了纪检监察组的注意。 对此,纪检监察组通过谈心谈话、专题会商、监督调研等方式,压紧压实市档案局、市档案馆等单位的主体责任,推动档案行政执法、接收保管服务两个职能部门针对破解群众“查档难”民生实事,分别制定工作方案和清单,把任务分解细化,把目标落实落地。 随后,市档案局围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举办全市档案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班、开展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双随机”执法检查3项工作任务,制定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提升档案查阅利用服务水平、推进档案馆间查档协同机制、拓宽档案工作知晓面和影响力等4方面12项具体措施,并对工作落实情况实行台账化管理。 接收档案数量明显上升 有了查档清单,群众该去哪查、如何查,也成了纪检监察组持续关注推动监督的重点。 年初,市档案馆积极开展“档案下基层”活动,向群众发放档案馆指南、查档指南、侨批档案资料汇编和明信片等档案宣传材料,普及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详细介绍档案查阅利用方法和途径。6月份,联合市档案局、金平区政府在小公园开埠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以“请听档案说”为主题的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档案工作服务面和档案文化知悉度和影响力。 同时,市档案局、档案馆还联动向各应交未交档案立档单位发出通知,重点围绕档案“应进未进”的18个单位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推动有关单位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将档案移交市档案馆,进一步丰富馆藏档案资源。 今年上半年,市档案馆共接收8个单位的档案9058卷,对比2024年全年接收档案率增加约8.8%。 优化服务协同查档 今年4月,因个人婚姻关系证明材料缺失,李女士无法申办其亲属随迁落户手续。市档案馆根据其提供的身份信息及婚姻登记时间线索,很快就查找到其1993年办理婚姻登记的全套原始材料,为其提供证明顺利通过了公安机关审批。 “这些档案资料保存了近三十年还能如此完整清晰,实在出乎意料,帮我解决了大问题啊。”找到证明材料的李女士激动地说。 如今,查档不再难,既是群众的体会和心声,也是相关职能部门不断提高档案服务质量的真实写照。 在纪检监察部门的推动下,市档案馆在一楼查阅大厅设置并完善开放档案查阅区,配置2台档案自助查询服务机,群众可自行查阅开放档案目录,根据所需申请调阅档案;对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查档指南内容进一步优化,增加全国档案查询利用平台、传真等查档方式;完成馆藏J001、J009、J020三个全宗档案开放鉴定并向社会开放。 同时,积极推动构建查档协同机制。市档案馆与东莞市档案馆、本市各区(县)档案馆分别签订8份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协议,建立档案馆间工作协调机制,为群众提供跨区域查询相关婚姻、学籍、职称、调动、表彰等民生档案服务。 截至6月30日,市档案馆共接待利用档案345人次,较2024年同期同比增加48.7%;接受电话、网络咨询利用档案187人次,较2024年同期同比增加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