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国省道与农村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标志标线模糊等问题,逐渐成为威胁群众出行安全的“隐患点”。
为切实解决这一民生关切,市纪委监委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职责,以民生实事推进为抓手,紧盯全市普通国省道“平安村道口”开展专项整治,通过靠前监督、全程跟进、推动长效建制,助力筑牢群众出行安全屏障。
靠前监督压实责任
明确整治“硬标准”
“平安村道口建设关乎群众生命安全,必须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细。”纪检监察组负责人称,“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和情况摸底,及时向市交通运输局发出工作提醒,推动其将该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压实责任。”
同时,该组主动下沉一线,与市、区两级交通公路部门共同研判排查重点隐患,结合“一清一灯一带”及“平安村道口”整治工作指引,进一步细化整治标准——明确每个村道口需配套“一段停车让行标线、一组停车让行标志、一组村庄警告标志、一组警示灯、一段良好的停车视距”,以“五个一”硬指标确保整治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全程跟进破解难题
实现隐患“全清零”
为避免整治工作“半拉子”,纪检监察组建立经常性调度督导机制,定期听取市交通运输局工作进展汇报,动态掌握全市排查整治进度,并通过采取“四不两直”模式,深入全市7个区县开展现场核查15次,累计核查村道口110余个,现场推动解决标志标线不清晰、警示设施缺失等问题30多个。
资金保障是整治工作的关键。针对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金缺口,该组会同市交通运输局专题研究解决方案,通过多方沟通协调,成功争取省拨付专项养护资金,为整治工作提供坚实支撑。截至目前,2024年排查发现的127个存在安全隐患的村道口已全部完成整治,群众出行安全感显著提升。

长效建章立制
筑牢安全“防护网”
“专项整治不是终点,长效管理才是关键。”为防止安全隐患反弹,纪检监察组坚持“建管用”齐抓并举,推动交通公路部门将村道口安全管理纳入公路日常养护范围,建立定期巡查、及时维护的常态化机制,确保安全设施“有人管、管到位”。
截至2025年9月,全市国省道公路已累计施划标线约500平方米,安装各类交通安全设施400余处,通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日常管护,让“平安村道口”真正成为群众出行的“放心道口”。
“下来,我们将继续聚焦交通领域安全问题,持续深化监督执纪,以精准监督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出行安全。”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