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龙湖廉政网 > 图片新闻
靶向监督消隐患 解除民忧保安全

来源:龙湖廉政网 发布时间:2024-11-05

【编者按】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全力推动整改整治,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效增强群众获得感。近期,市纪委监委推出“鮀城清风暖民心”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环保的特点迅速普及,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选择。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激增,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日益凸显,电动自行车自燃等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还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围绕这一突出问题,汕头市纪检监察机关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立足职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压实安全监管责任,引导行业规范经营,督促属地镇(街道)积极为群众疏堵解忧,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以严格执法强化责任落实

  “这次整治行动我们共立案查处电动自行车案件47宗,查扣非法改装车辆近400辆,罚没金额达15万余元。”市市场监管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

  阶段来,在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的推动下,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紧密配合,全力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范围内的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及维修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1353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616家次、维修门店112家次,检查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生产单位2家次,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图片

  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在澄海区对电动自行车销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在重点案件查办方面,围绕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金平区某电动自行车行涉嫌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案,该组强化与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的“组组”联动,对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责任方面予以指导督促,推动案件高效规范办理,该案也成为全省首宗因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除了通过一系列严格执法措施震慑违法违规行为外,市场监管部门还积极推动电动自行车经营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组织全市电动自行车经营者参加专题培训会,引导483户经营者在全省“电车专家”系统注册;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价格检查,规范线上经营行为,对美团平台等即时配送企业开展行政指导,要求企业完善相关产品销售规则并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整体安全水平

让“流浪”的电动车有“家”可归

  “现在小区新增了户外电动车充电场所,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充电难的问题,又消除了小区内充电的安全隐患,真是太方便了,以后就可以在家门口随时充电了”。近日,家住金平区广厦街道金桐社区的江先生对新建的户外集中停放、充电场所表示非常满意。

图片

广厦街道金桐社区居民们的电动自行车整齐排列在新建的户外集中停放充电场所


  原来,街道纪工委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辖内住宅小区密集,电动单车保有量大,但各小区物业设置的充电场所数量有限,辖区居民日常充电往往“一位难求”。针对群众的诉求,街道举一反三,对辖内各社区电动车充电设施配备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查,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了解充电具体需求,与物业公司多次沟通,通过多轮研究讨论,对居民住宅小区电动单车集体停放和充电场所建设项目进行合理规划,让居民充电更安全、更放心。

  同样的问题,南澳县后宅镇纪委也发现了。在该镇部分老旧小区,公共停车场地有限,物业管理不健全,住户们的电动单车和电动摩托车乱停乱放、乱飞线充电等现象突出,存在明显的消防安全隐患。为有效保障民生安全,使住户们电动车合理规范停放、便捷安全充电,镇政府积极接洽相关新能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师村、港畔花园、腾退楼等老旧小区安装电动车充电棚。这些充电棚充电设备加装了防漏电、防短路等设施,能及时对异常充电进行断电并发出警报,防止事故发生。与此同时,后宅镇还通过印发通告、加强消防安全巡查、发动宣传等方式,提醒广大居民群众正确认识风险隐患、提高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祥和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广厦街道共建成和升级改造18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实现辖内每个社区至少有1处,共新增909个充电端口。后宅镇共安装电动车充电棚5个,新增充电车位100个,惠及群众900多户3000多人,曾经“流浪”的电动车们,如今终于有了整齐划一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