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龙湖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匾额书法雕刻技艺是集书法、雕刻、装潢于一体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广泛流布于全国各地。在潮汕地区的流传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之前,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传承。
匾额书法雕刻技艺的镌刻刀法大致分为阳刻、阴刻、阴阳刻三种。刻制的木匾额有横匾、立匾和楹联等,是镶嵌或悬挂在建筑物的门檐、厅堂之上的文字标识。其书法多出自名人名家,被称之为“匾额上的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书法艺术鉴赏与传承的价值。
该技艺的主要流程是:选料、文字拷贝、刻字为前期工序,后期工序是磨光、染色、上漆、贴金、装牙眼等。其中,刻字是整个技艺的主要环节。雕刻的技法主要有冲刻法、切刻法、冲切法;用刀的方法分为挑刀法、旋刀法、铲刀法、平刀法等等。该技艺与传统的刻字技法的区别,在于保留了书写者笔意的精髓。雕刻者要有一定的书法功底,以刀当笔,方能突出书法的艺术韵味和汉字的风骨。
长期以来,制作匾额的技艺一直被视为书写的附庸,没有技艺方面的著述存世及师承谱系的记载。技艺的传承全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随着电脑技术和电动工具的普及,机械刻字因快捷、价廉而占有市场。但字形呆板,千人一面,缺乏艺术韵味的弱点。因而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已十分必要。
匾额书法雕刻技艺匠师张永忠是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受祖父的书法启蒙,16岁时随舅父学习刻字技艺。二十多年的雕刻磨砺和深厚的书法功底,使他的技艺独运匠心。无论阴刻、阳刻、阴阳刻字体,下刀准确利落,作品俊逸大气,凸现书法的艺术韵味。深为书法家、收藏家的喜爱。其雕刻作品多件入选国内外雕字专题展。其代表作分别悬挂在潮汕多家学校、寺庙和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