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市龙湖区文化馆 > 龙湖非遗
《金东溪传说》(区级非遗项目)


信息来源:龙湖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3-07-21     点击数:-

民间文学“金东溪传说”发源于龙湖区外砂街道东溪村。地处韩江下游外砂河边的东溪村,是一处有650年历史的古村落。自清代康熙初期“开禁复展”以来,大批潮人开始“过番”谋生,开启了红头船的历史。依靠远洋船运业经商致富的东溪人,反哺家乡,赡家置田,使东溪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金东溪”。由此演绎出东溪人勤劳创业、侨乡宅第、耕读传世、名人轶事、书斋逸闻等美好传说。  经“外砂河流域”百姓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形成具有潮汕侨乡特色的民间口头文学。

“金东溪传说”大致可分为“闯海经商、心系桑梓”的佳话、“家有千金、必构书斋”“耕读家风、诗文传世”三方面内容。如《一门两代七个半秀才》《翰林院编修王继香诗赠王景仁》《潮汕殷商陈焕荣礼请王景仁教书》《“女先生”任教老书斋》《“万三秀才”的故事》等脍炙人口的传世故事,以及“金东溪、银砂尾”“无可奈何炊甜粿”等俗谚。

金东溪传说.jpg

“金东溪传说”作为一种乡土的口头相传的民间文学形式,在今龙湖区的东溪村属民间集体传承项目。它寄寓于东溪村现存的潮侨宅第,存留于乡间的昔日书斋。而更多存世的诗词文著、书联佳对和民间传说一直为后人所传诵。并随着东溪人闯海过番的足迹,流传至海外异域。

“金东溪传说”具有鲜明的潮汕话口语化、有较强的故事性和真实可考性,以及流传的广泛性。对研究潮汕的侨乡人文历史、诗歌艺术、教育沿革、民间文学的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也为龙湖区外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提供重要的例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溪人王兆椿、王啟进、王金礼等三代乡贤,经年不辍的收集整理、传承与传播,使曾经散落于民间的“金东溪传说”得到较好的保护。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