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龙湖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爱乐市民音乐会,来到了第十一个年头,前十年中,汕头市爱乐民乐团担纲主演的新年音乐会珠玉在前。2023年首场演出”启程——林桐宇电子管风琴创编作品音乐会"已于1月底成功推出。今年,爱乐市民音乐会主办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系列,即“学术拜年” —— 音乐人才专场音乐会系列演出。
VOL.1
音乐蕴藏的
和谐观念
本场音乐会从世界知名的新世纪音乐作曲家、演奏家雅尼的作品展开。新世纪音乐类型有着最为宏观的乐思出发点,即音乐蕴藏的和谐观念,这是涉及西方音乐的起源和整体发展进程的基本问题之一。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直到古典、浪漫、现代、后现代等不同阶段发展过来的“音乐的和谐秩序”为听众建构了一个超级宏大的新世纪音乐世界观感,演奏中我们可以高屋建瓴地细品新世纪音乐的发展逻辑 ,开场曲《夜莺》便是这位希腊大师对中国印象的一种音乐探索。
启 程
...
第二组作品是林桐宇博士研究生根据中国民族音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和蒙古民歌《鸿雁》改编的两首电子管风琴作品《康定情歌新编》和《鸿雁主题随想曲》。民乐的表演是一种艺术信仰,它深深地植根于表演者对于音乐之中历史信息的高度自知和强烈认同,是一种绝对不局限于“学院派”的表演方式,林桐宇的改编和演奏都很好地交上了答卷。
✦
VOL.2...
民族音乐元素
在人类历史中的
表达
音乐会接下来讨论了音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社会功能以及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音乐既是时代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同时又是艺术思潮的风向标。由此第四首曲目《云裳诉》主要以民族音乐发展的主角——民族乐器为主奏,试图在协奏曲中解释民族音乐与传统诗歌那些奇妙的“作曲创意”产生的来龙去脉。然而,创作和改编在乐谱上的音符,仅仅是音乐艺术的开始,如果没有人表演出来,也就不能称之为音乐。因此,古筝与电子管风琴的协奏也探讨了“乐谱之外”,也就是表演者体现的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从音乐表演者的视角,解释了音乐是如何通过她们的演绎,变成了当下我们听得懂的声音艺术的。林桐宇演奏其个人获奖作品《东方幻想曲——伊斯拉美》也充分地在伊斯兰音乐风格中体现了这一方面“世界大同”的艺术共性。
VOL.3
音乐是一种
个性化的语言
在精彩的嘉宾表演之后,林桐宇博士研究生带来了她作曲的原创作品《期望》。作品是在电子管风琴上创作的世界音乐风格作品,以乐器中的一些电子化音色:pad和合成器lead作为演奏的主体,打击乐也是作者创作编配的,运用了电子管风琴的特性。这是林桐宇博士研究生在作曲学科的学习生涯中的全新的尝试,是她对自己热爱的专业怀抱的热情和期望。
迪士尼原声改编的《花木兰序曲》也是一种语言的逻辑表达。迪士尼无论在动画片或真人电影的配乐创作中都把其乐园属性的嘉年华音乐风格用来诠释中国题材和元素。而林桐宇在其之上的二度创作改编,用中国青年音乐人的作曲、编曲思维重新解构,用青春的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
VOL.4
缘起和期待
在策划“学术拜年”音乐人才专场音乐会系列演出之初,爱乐市民音乐会的主办方就希望本系列演出能够成为在学术和普及之间取得平衡的音乐艺术年饭。国内一线城市和国外有很多这方面的音乐演出系列,它们主要面向知识阶层和对音乐的理解有着更多需求的受众群。当然,对于音乐初学者或者音乐爱好者们,这类演出也可以为大众提供认识音乐的一些“捷径”。
既能将音乐本身说清楚,同时又可以在阐释历史文化的角度有一定的学术依托和思想高度,还要保证音乐表演有较强的观赏性。因此,本系列的演出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为推动爱乐市民音乐会这一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高质量发展,主办方广泛发掘音乐人才,积极发动鼓励团队全力打造一个全新系列来开启年度的演出计划。首场演出,褒贬留给专业人士和观众,值得一提的是,林桐宇博士研究生在她这场电子管风琴创编作品音乐会中不仅完整展示了自己所学所长,还能让广大市民群众与其传递的音乐艺术观点有所共鸣,为“学术拜年”系列演出和爱乐市民音乐会更高质量发展奏响了2023年的第一声。
最后,希望本系列演出可以真正为更多本土市民观众打开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从音乐看世界,用音乐开启新的一年。
爱乐市民音乐会
策划组
202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