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市龙湖区文化馆 > 群文动态
清明节潮汕民俗、俗语及清明来历故事传说


信息来源:龙湖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3-04-04     点击数:-

明节的起源,一说是源于春秋时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即如林江老师讲古的故事一样。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大约在元代以后,民间逐渐将寒食和清明合为一个节日,即清明节。另一说清明节源于清明风。春分后加十五日,清明风至。这时候,万物生长,清洁明净,谓之清明。


潮人清明扫墓在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俗称“上坟”、“过纸”或“挂纸”。






有关清明的潮汕俗语选

清明不栽柳,红颜成皓首。潮人喜爱种柳,据说可辟邪,昔年有在清时节种柳习俗。

清明食叶,端午食药。潮汕习俗,清明节食朴籽叶做的粿,朴籽粿;端午节食驱蛔虫的药。

营神对营神,二月十五堵清明。源于汕头鮀西与揭东地都邹堂两地乡民过节互送礼品。喻礼尚往来,频繁而又分明。

糊糊涂涂,清明谷雨。喻将就应付,马虎处事,很快就过去。


清明 踏青



清明时节,春风轻拂,暖意袭人,民间自古以来便有踏青春游之俗  。

《澄海县志》载:三月三日郊游,称为踏青,踏青游玩原也是古俗, 后来人们将这一活动挪在清明日,清明时节,阳光明媚,草木盎然,春燕剪柳,特别人们经过疫情之后,走出家门踏青赏春,又是另一番别样的感受。


最高楼    词|江浩生

清明节,风细雨幽幽,飞纸不遮愁。

秦时明月今人眼,谁人得见汉时楼。

转头空,遮不住,怅心头。

请看那、梦金山手痒。更看那,废都成野旷。

问兴亡,甚缘由?

蓬蒿乱眼荒丘隐,贤愚苍狗白云游。

万年忧,人易老,鬓先秋。

2010年清明作 

清明




来源|潮人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