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龙湖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文化馆老友记”招募推广活动由广东省文化馆联盟主办,全省各级文化馆承办,是广东省2023年“文化馆宣传服务月”启动的活动之一,为热爱文化馆、热爱公共文化事业的文化爱好者提供“麦克风”,用群众的“语言”讲文化馆的故事,宣传推广全省文化馆服务。
李楠
文化馆老友记
李楠,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教师,汕头市书法家协会书法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潮语古文吟诵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度汕头文艺奖获得者,《潮汕书法史稿》作者。
一起听听他与文化馆的故事!
共同守护看不见的宝藏
一起徜徉诗和远方
第一次走进龙湖区文化馆时,我是一名普通的群众。面对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我小心翼翼地陈述着自己的师承、学习过程和体会。就像是怀里揣着个宝贝,既担心宝贝难入法眼,又担心宝贝不翼而飞。毕竟这种宝贝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实物可以参照,也很难确切地描述它的样子。然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龙湖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很专业地指导我进一步充实材料,准备申报。到那会我才明白,装在我心里那些看不见的宝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所陈述的这种宝贝,叫“潮语古文吟诵”。从那时起,我与非遗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伴随着“潮语古文吟诵”列入非遗项目名录,经过一系列评审,我成为了潮语古文吟诵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馆和非遗传承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潮语古文吟诵做展演、作分享、进校园等等活动,龙湖区文化馆都给予了极大的指导和支持。逐渐地,我心中那件宝贝变得越来越可感,它正在慢慢地散发出光和热,渐渐的吸引着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学习它。甚至,它指引我向远方瞭望,那是诗意的故乡。
此后,我受龙湖区文化馆委托,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策划、组织了潮语古文吟诵项目的多次非遗交流研学旅行。带着学生们沉醉于陶瓷微书的神工、景仰着嵌瓷的艺术殿堂,编织着手工毛衫美丽的梦想。在非遗芬芳的道路上,我们一边守护,一边传承,一边寻觅,一边成长,一边流连于非遗美妙的境界,一边担承着文化赋予的责任。我的同道者越来越多,我们的道路越走越远越宽广。
最近,“金东溪传说”成功申报列入龙湖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我又与文化馆编辑人员一起参与实施项目保护计划——协助校勘《小辋川诗集(简体字版本)》,带着学生吟诵先贤王景仁的诗文。在诗意的生活中,我们共同守护着非遗这片看不见的宝藏,我们一起徜徉向往文化传承的诗和远方。
文字:李 楠
编辑:吕 丹
审核:庄少武